新紀元年四月三日,蓋爾曼·喬伊斯生命科學研究所,地下實驗室。
在這間狹小的房間裏,四位科學家呆呆地望著屋子中央的機器。實驗室沒有開燈,隻有這機器上部的藍色球體放出著微弱的藍光。這幽幽的藍色光芒在四人眼中跳動著,映出更加詭異的色彩。四個人的神情或激動、或驚訝、或平靜、或畏懼,卻全都一動不動。良久,靠在身後的器材架上的一位瘦高男子開口說出了第一句話:“我們,是不是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
——————————————————————————————————————————————
“炎曆1720年四月,四位科學家偶然地發現了激發人類能力的方法。同年六月,他們發表了這套方法的完整流程,推出了第一台觸點式能力激發器。當年隻有很少一部分人進行了能力激發,成功者更是少之又少。然而三年之後,成功的案例越來越多,人們也漸漸發現,隻有九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少年才有可能出現能力。於是,為自己的孩子進行能力激發漸漸成為了父母的一種必修課,幾乎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獲得一些能力。及時將來不能出人頭地,至少也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一些方便。”
“從炎曆1724年開始,各國政府逐步批量生產能力激發器,並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共服務工程設置在國內各地市。從此,能力開發得到了大規模的普及,人類曆史步入了一個新的紀元。五年後的1729年,聯合國通過了第8564號決議,修改紀年法,將炎曆1720年定為【新紀元年】”——《北部教育聯合體普通初級中學教科書,曆史,九年級上冊》
“自從幾十年前人類潛能被激發以來,歧視和不平等變得日趨嚴重。極少部分人出現強而實用的能力而躋身社會的精英階層,少部分人獲得普通的能力而成為中產階級,而大部分人能力無用或是靈力基礎弱,因此放棄能力的訓練。盡管成功並不是由能力決定,但先天擁有好的能力往往能讓人在某個領域輕鬆地達到很高的水平,從而‘輕易’地成功。”
“漸漸地,能力者與非能力者劃開了界限。這一點首先體現在學校教育上。能力者專門學校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出現,將能力者與非能力者孩子的教育分得涇渭分明。能力者的消費能力一般也要強於非能力者,於是環球零售、天天商業等大型商貿公司推出了一些專門針對能力者的促銷活動,這引起了廣大非能力者的不滿。有人評論道:‘我們就要走到區分‘非能力者專用車廂’的地步了。’”
“能力者在社會的各行各業有著一定的優勢,他們認為這些優勢理所應當能夠得到發揮;而非能力者則認為這是不公平競爭,於是出台法律限製能力的濫用,同時對能力者教育進行軍事化誘導,鼓勵能力者‘報效祖國’,參軍戰鬥,在增強國防的同時降低了能力對經濟領域的衝擊。然而,許多能力者對此憤憤不平,認為政府在刻意為難他們。他們進行地下活動,希望擺脫社會秩序的約束;同時積極宣傳無政府主義,給各國政府施加壓力,甚至成立了極端組織試圖推翻政府。而各國政府大多以人道主義為名,實施對普通人(弱勢群體)的傾斜性政策,同時積極拉攏高端能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