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周南 (1)(1 / 3)

《詩經》國風中的第一篇章。『南』表示方位,周代將位於江漢流域的一些小國統稱之『南國』或『南土』、『南邦』等,所以《詩經》的采編者便將采自江漢流域諸多小國的民歌,連同受『南音』影響的周、召一帶地方的歌詞,命名為『周南』『召南』,以與其他十三國風在編排形式上整齊劃一。

《周南》共計十一篇。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注釋】

關關:擬聲詞,水鳥叫的聲音。

雎鳩:一種水鳥。

洲:水中陸地。

窈窕:嫻靜美好的樣子。

淑:品德賢良。

君子:對男子的尊稱。

逑:配偶。好逑,佳偶。

荇(xìng)菜:一種多年生的水草,夏天開碎黃花,葉子可以食用。

流:用作“求”,求取,擇取的意思。

思:語氣助詞。

服:思念。

悠:憂思的樣子。

琴瑟:都是古時的弦樂器。

友:親近。

芼(mào):拔取。

【古人如是說】

《關睢》,後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

——《毛詩序》

《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論語》

妃匹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禮正,然後品物遂而天命全。……此綱紀之首,王教之端也。

——班固《漢書·匡衡傳》引匡衡語

《易》基乾坤,《詩》始《關雎》,《書》美厘降……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

——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

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於裏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

——朱熹《詩集傳》

此詩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盡了,卻翻出未得時一段,寫個牢騷憂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時一段,寫個歡欣鼓舞的光景,無非描寫“君子好逑”一句耳。若認做實境,便是夢中說夢。

——戴君恩《讀詩臆評》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此四句乃詩中波瀾,無此四句,則不獨全詩平疊直敘無複曲折,抑且音節短促急弦緊調,何以被諸管弦乎。忽於“窈窕淑女”前後四疊之間插此四句,遂覺滿篇悠衍生動矣。

——賀貽孫《詩經觸義》

前後四章,章四句,辭義悉協。今夾此四句於“寤寐求之”之下,“友之”、“樂之”二章之上,承上遞下,通篇精神全在此處。蓋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樂”二義快足滿意。若無此,則上之雲“求”,下之雲“友”、“樂”,氣勢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爭扼要法,其調亦迫促,與前後平緩之音別。

——姚際恒《詩經通論》

輾轉反側,琴瑟鍾鼓,都是空中設想,空處傳情,解詩者以為實事,失之矣。

——牛運震《詩誌》

【今人這樣讀】

江南,水鄉,雎鳩,荇菜。

淑女,君子,琴瑟,鍾鼓。

《詩經》的開篇便是一幅美不勝收的水墨畫,每個字都是一圈漣漪,一波一波,漾入讀者心底最軟處,躲進角落,再也散失不去。渴愛的人,翻起,就再也割舍不下。

——沈文婷《〈詩經〉是一枚月亮》

商周的先人行道路旁,見著心動人兒,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遮不掩,坦坦蕩蕩的,“參差”,“寤寐”,這樣的詞讀起來,覺得其中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道,是歡喜的心引得人念想不絕,思慮如煙。

——深圳一石《美人如詩,草木如織》

《關雎》確實有著它特別的,無可比擬的價值,得看從哪個角度看,倘若從還原人性的角度看,你就會覺得,它有一種刻骨的真實,一種讓人不寒而栗的智慧。

——閆紅《詩經往事:愛在荒煙蔓草的年代》

鍾鼓聲響起。民間的樂音比黃鍾大呂更輕盈靈動,更適合不受拘束的愛情。合著鍾鼓一起起舞的兩個人,一如天空翩躚的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