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烽火邊塞(1 / 2)

我離開了泉州,那裏已經沒什麼事了,鄭家我已經讓鄭成功處理,日後在我獲得最高權力的時候,就會讓他幫忙進行海外貿易來為大明朝積攢資金,再用來發展近代工業,對外戰爭,對內撫恤,這肯定是一筆龐大的資金。

下一站,就是去山海關,這個因為大漢奸吳三桂出了名的關口。

自古以來山海關就是通往東北的要塞,隻有占領山海關,才能夠打開通往關內的通道,所以清兵才會死命地進攻山海關。

還有一個險塞,就是登州城,登州也是大明朝對外關塞上的一個據點。就像馬其頓防線上最堅固的要塞一般,大家肯定聽說過登州城兵變,因為一隻雞的事故,明朝一個姓孔的將軍攻陷了登州,投降滿清,結果明朝徹底走向滅亡,大家就能看到登州的重要性了。就是最先從外國引進的紅衣大炮也是最先裝備登州的。

還有一個城池也是位於山海關防線上的重要據點,那就是大明朝有名的大將袁崇煥死守的寧遠,可以這樣說,寧遠相當於法國的凡爾登,它也是通往關內的要道,而且當年發生在寧遠的戰爭也是相當的殘酷,寧遠都被炸開一個缺口了,可想而知,那次戰爭規模是多麼偉大!

明朝中後期有個著名的書生將領,他名字我已經忘了,隻知道他姓熊,那位熊將軍是個奇才,他曾經經營過山海關防線,在這裏修築了城牆,加固了防禦,還訓練了大批軍隊,守衛了這裏相當久,隻不過後來萬曆昏君不知道他的重要性,把他貶去了關內,導致這裏又一次衰敗,最終變成現在的頹廢樣。

接待我的是個青年軍官,他的麵目清秀,但是眉目中卻透著英武之氣,他身材高大,渾身結實,黝黑的皮膚表示他在這裏已經很久了,他手上刻著觸目驚心的傷疤,他朝我跪下,說:“信王殿下,臣叫史可清,是守衛這裏的元帥,王爺有事可以詢問臣。”

我看著他,覺得十分熟悉,我便問他:“史將軍,您認識史可法嗎?”他驚訝地抬起頭,問我:“王爺認識兄長?”(史可法,崇禎元年被提拔為兵部尚書,他死守揚州的事大家肯定知道了),我當然認識,而且我相當敬佩這位愛國將領,他麵對滿清數倍於己的兵力,誓死不降,最後他隻對多爾袞說了一句話:“別殺揚州人民。”最後英勇就義,但是多爾袞沒有遵守諾言,殺了十天,城內屍橫遍野,揚州最終衰弱。

我很激動地問他:“那麼說,史可法是將軍的兄長?”他很奇怪地點點頭,我緊緊得握住他的手,難以抑製心中的激動之情。

平複了一會兒以後,我冷靜下來,對他說:“將軍帶我去看看邊塞吧。”他略感奇怪得看了我一眼,就走出了房門,我緊隨他身後。

我們踏上城牆,周圍是高高的萬仞峻嶺,地勢極其險要,這裏隻能用一句話形容: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