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剿字訣(1 / 2)

——當合作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之後,蔣介石毫不猶豫地撕下了偽善的麵具,重新對曾經的盟友舉起了殺戮的屠刀。若不能做到臉黑皮厚,又哪裏能做得到這一點?

◎卸磨殺驢,過河拆橋

“卸磨殺驢”的意思是在磨完東西後,把拉磨的驢卸下來殺掉。而“過河拆橋”出自於《元史·徹裏貼木兒傳》,《傳》中說,有個叫許有壬的,是由科舉進入官場而逐漸升到參政的。後來他卻竭力主張廢除科舉製度,有人譏諷他說:“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後來人們以“卸磨殺驢”,“過河拆橋”來比喻利用他人達到目的後,把幫助的人一腳踢開。蔣介石與胡漢民的政治利益關係的變化,可以借用這兩個成語表述。

胡漢民是國民黨內的元老級人物,在早期革命時期,是頗有影響的理論家和宣傳家,深得孫中山的信任,曾三次把職權交給他代理。蔣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胡漢民等一批元老引上政壇的,在處理廖仲愷被害案中,蔣介石通過倒胡,踩在胡的身上攫取國民黨的軍權、黨權和政權。在蔣介石登上最高權力寶座後,又多次聯胡又攆胡,直到胡從政壇上消失。

蔣介石對胡的態度大體上經曆了三部曲。

北伐之前,待在蘇聯的胡漢民以為自己有機會得到重用,準備起程回國。可是蔣介石怎麼舍得把革命的成果交與他人?他使出種種手段,把胡漢民拒之門外。胡漢民一片報國心,卻由於蔣介石的冷落,並且不斷施壓,備受打擊。他在廣州隻待了10來天就再次離開廣州。重返國民黨政壇的夢想就這樣被蔣介石打碎了。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前後,在政治上極度孤立。為了擺脫政治上的困境,他力邀胡漢民來為他選舉國民政府主席出力。胡漢民果然不愧為一代元老,能力卓越。他一麵為蔣的反共策略貼金,一麵拉攏馮玉祥和粵軍領袖,為蔣介石的上台疏通了管道,作出了巨大貢獻。

但是蔣介石卻時刻提防著他,擔心他政治能力太強,又怕他愛指手畫腳。中原大戰後,胡漢民希望蔣介石把政權讓一部分給自己,蔣介石立刻把胡漢民視作反蔣陣營的成員,下令將其軟禁。因此,引發了兩廣事變,陳濟棠、李宗仁在廣州聯合反蔣,成立廣州國民政府,與南京政府對峙,蔣介石屈服於壓力,被迫放出胡漢民。但此後,胡漢民也無心政治,淡出政壇。

◎不惜一切代價保證個人利益

從古至今,有許多人為了保住地位、權力、金錢等,費盡了心機。用法律手段堅持維權、敢於反抗強權、敢於同不正當行為作鬥爭等,都是值得提倡的保證個人利益的做法。但是利用職權之便謀利營私、迫害他人以便自己得利等,都是通過不正當的行為獲利的行為,應該受到譴責。

在1941至1943年期間,蔣介石為了維護其一黨專政的法西斯統治,采取了一係列的手段加強個人獨裁,實行專權。

他首先提出了“全國黨化”的口號,和他的爪牙到處宣揚“中國人都有加入國民黨的權利與義務,中國青年都有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的權利和義務”,到處推行“集體入黨”,“舉手入黨”的辦法,使許多人糊裏糊塗地成了國民黨員或三青團員。

同時,蔣介石加強了特務統治。1943年聘請美國特工專家,成立了“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中美合作所)。蔣介石每年撥出龐大的特務經費,全國各地、各單位普遍建立特務組織,還在許多地區設立集中營,囚禁和殘害共產黨員、抗日愛國的青年和民主人士。國民黨特務在國統區內橫行無忌,任意捕殺人民,造成一片恐怖的黑暗世界。

此外,蔣介石從城鎮到農村,全麵實行保甲製。保甲機構由特務係統操縱和指揮。保甲長必須加入國民黨,得到特務支持的保甲長橫征暴斂,作威作福,欺壓百姓,魚肉人民。

蔣介石非常善於利用抗日的時機強化統治。因為在戰爭期間,權力集中是必然的,蔣介石正隻抓住了這一有利時機,使自己的專權得到強化和擴大,滿足了個人對權勢的貪欲。蔣介石專權並不是一時的,也不是某一方麵的,他專權是一步一步推進,全方位的個人獨裁。並且,他的獨裁是形成係統的,網絡式的。

就這樣,一黨專政、特務統治、保甲製度,三位一體互相結合,互相滲透,維護著蔣介石的獨裁統治。蔣介石不惜一切代價想要坐穩江山,最後卻因為失去民心,而失去天下。

◎不顧好惡尋求外援

要憑一己的力量消滅對手,很多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總歸是實力有限,眼界有限,計謀有限。請求一些外來力量的加入,可以幫助自己增強實力,拓寬視野,完善計劃,從而在場場可見硝煙或者不見硝煙的戰鬥中,取得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