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既然太陽上也有黑點,人世間就更不可能沒有缺陷(1 / 3)

凡事都是一分為二,一半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一半。在這個“一半一半”的世界裏,想要求得百分之百的圓滿,幾乎是不可能的,也不容易。

賤賣的瑪瑙

凡是可以坦然相見的缺點,都不該算缺點……陳慕白一向不喜歡寶石,直到有一天他給女友買了一串有瑕疵的項鏈。

一天,他去首飾店,看中了一條項鏈。付錢的時候,小販又重複了一次:

“我賣你這項鏈,再便宜不過了。”

陳慕白笑笑,沒說話,小販以為他不信,又加上一句:

“真的,不過這麼便宜也有個緣故,你猜為什麼?”

“我知道,它有斑點。”陳慕白本來不想提的,被他一逼,隻好說了,免得他一直囉唆。

“哎呀,原來你看出來了,這串項鏈如果沒有瑕疵,哇,那價錢就不得了啦!”

陳慕白買了項鏈,默默地走開了。

回到家裏,他對爸爸講了事情的經過。

聽了他的介紹,看著他買的項鏈,陳慕白說:“對於這串有斑點的項鏈,我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呢?它的斑痕如此清清楚楚。然而,憑什麼要說有斑點的東西不好?水晶裏不是有一種叫‘發晶’的種類嗎?虎有紋、豹有斑,有誰嫌棄過它的皮毛不夠純?

“就算退一步說,把這斑紋算瑕疵,世間能把瑕疵如此坦然相呈的人也不多吧?凡是可以坦然相見的缺點都不該算缺點的。

“所有的無瑕是一樣的,因為全是百分之百的純潔透明,但瑕疵斑點卻麵目各自不同,有的斑痕是蘚苔數點,有的是沙岸逶迤,有的是孤雲獨去,更有的是鐵索橫江,玩味起來,反而令人怡然欣喜。”

生活中無完美,也不需要完美。我們隻有在鮮花凋零的缺憾裏,才會更加珍視花朵盛開時的溫馨美麗;隻有在人生苦短的愁緒裏,才會更加熱愛生命、擁抱真情;也隻有在泥濘的人生道路上,才能留下我們生命坎坷的足印。

最完美的樹葉

一心隻想盡善盡美,最終隻會是兩手空空。一位老和尚想從兩個徒弟中選一個做衣缽傳人。一天,老和尚對徒弟說:“你們出去揀一片最完美的樹葉。”兩個徒弟遵命而去。時間不久,大徒弟回來了,遞給師父一片並不漂亮的樹葉,對師父說:“這片樹葉雖然並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樹葉。”

二徒弟在外麵轉了半天,最終空手而歸,他對師父說:“我見到了很多很多的樹葉,但怎麼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最後,老和尚把衣缽傳給了大徒弟。

“揀一片最完美的樹葉”——當然我們的初衷總是美好的,然而若不切實際一味地尋找,往往隻會吃盡苦頭,或許直到白發蒼蒼才會明白:為了尋找一片“最完美的樹葉”而失去了很多很多……

水至清則無魚

人們總會注意那小小的疵缺,而忽略大體的美好……某日,一位古董商到我家裏做客,我便盡出所藏,請他鑒賞評價。

我拿出的第一件東西是塊田黃印石,長約四寸。

“這值不了什麼錢!”古董商說,“因為上一段有裂紋,下半截有雜質,隻有中間一小塊完美。”

“我當年是以高價買的!”我大吃一驚。

“你聽我說完哪!”古董商笑著說,“你如果把上下兩截鋸掉,隻留中段,價錢就幾倍於此了。”

接著他展開我收藏的一幅古畫:“是名家手筆,可惜右邊破損了一塊,修補之後總是看得出來,倒不如將右側整個切除,價錢要比補了之後還高得多。”

最後,我取出了傳家之寶的黃瓷蓋碗。

“這個蓋子早該扔了。”古董商一見便說,“不連蓋子,要比連蓋子容易賣,價錢也好。”

“怎麼會有這種道理呢?”我很不服氣,“有蓋反比無蓋來得便宜?”

“當然!因為蓋子有缺損,你想想看,當買主看到這件東西,發現蓋子已破,還會買嗎?”他把蓋子放在案上,並將碗捧到我的麵前,“可是這樣子,幾人知道還有個蓋子呢?於是買主隻當那是隻完美無缺的碗,而會愛不忍釋了!”

“同樣的道理!”他又指著印石和畫說,“你切去雜質之後,大家隻見那是塊難得溫潤美好的田黃,有誰知道原來要大得多;而那畫沒幾人看過,切了邊仍是不錯的構圖,誰會想到已比原作少了半截?”

因為一點點瑕疵,而放棄了本來很有價值的古董,這樣的行為不是很愚蠢嗎?其實,何必要緊緊盯著那些細小的瑕疵不放呢?你能欣賞到古董的美好就可以了。有時候做事糊塗一點,你才能收獲生命當中的“至寶”。

誰會心滿意足

絕對的完美主義者,他的內心不可能平和,他的生活中也不會遇到真正的幸福,而且,今後可能也不會遇上。有一個人對自己坎坷的命運實在不堪重負,於是祈求上帝改變自己的命運。上帝對他承諾:“如果你在世間找到一位對自己命運心滿意足的人,你的厄運即可結束。”於是此人開始了尋找的曆程。一天,他來到皇宮,詢問高貴的天子是否對自己的命運滿意,天子歎息道:“我雖貴為國君,卻日日寢食不安,時刻擔心自己的王位能否長久,憂慮國家能否長治久安,還不如一個快活的流浪漢!”這人又去詢問在陽光下曬著太陽的流浪漢是否對自己的命運滿意。流浪漢哈哈大笑:“你在開玩笑吧?我一天到晚食不果腹,怎麼可能對自己的命運滿意呢?”就這樣,他走遍了世界的每個地方,被訪問之人說到自己的命運竟無一不搖頭歎息,口出怨言。這人終有所悟,不再抱怨生活。說也奇怪,從此他的命運竟一帆風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