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估計至少超過五百人。”
聶主簿報出一個令人沉重的數字。
一百人規模的海盜團,就已經非常可怕了。超過五百人的海盜團,已經屬於大型海盜團。
應元縣沿海出現的海盜,主要以倭寇為主。
他們極其凶悍,武器多為鋒利的倭刀。沒有盾牌。
論近戰能力,別說是城內這些半吊子的民壯、官兵衙役。便是大明朝的正規軍,也不一定是他們的對手。
來了五百多海盜攻城,如果全是倭寇的話,守城的官兵怕是堅持不了多久。
“已經向附近衛所求援了嗎?”
既然城內的官兵不是海盜的對手。向附近衛所求援,是最好的辦法。
“點了烽火,也放出了飛鷹送信。因為是晚上,衛所能不能及時看到,暫時還不好說。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聶主簿答道。
“不能派兵出城求援嗎?”
烽火與飛鷹送信兩種方式雖然快捷,但是失敗的機率也很高。
直接派兵前去衛所求援最為穩妥。
“我們已經嚐試了多次,都被發現了。那些海盜現在已經有了警覺,看得很嚴,現在想派兵出去求援隻會更難。”
喬縣令接口道。
派不出去求救的兵,城池被海盜封鎖住,這很不妙。
“周先生,你一向謀略出眾,可有什麼好辦法?不需要擊退海盜,隻要撐到天明即可。大概兩個時辰左右。”
麵對喬縣令期盼的目光,周文景可不敢接這個差事。
更不敢胡亂誇下海口。
“下官對行軍打仗之事並不精通,恐怕要讓縣尊失望了。”
他現在還隻是初步了解了一些情況,根本沒辦法拿出行之有效的具體方案。
正說話間,有一匹快馬疾馳而入。
馬上官兵不等馬完全停穩,一躍而下。
“縣令大人,不好了,海盜的攻勢在過凶猛,曹大人已經頂不住了。催促您趕緊派兵前去支援。”
“什麼?”
喬縣令不由大驚失色。
“這麼快就頂不住了嗎?所有人聽令,立刻隨本官一道前往南門抵禦海盜。”
身為父母官,在這危急關頭,喬縣令的表現令人大讚。
勇敢、擔當。
如果換成是貪生怕死的知縣,早就逃跑了。
周文景跟在喬縣令身邊。
“周先生平時習慣使用什麼武器?”
“我用刀或劍都行。”
“正好本官有一槍一劍,這柄劍就送給你好了。”
喬縣令明明隻是個文官,沒想到居然懂得使長槍。
一般來說,長槍是所有武器中最難練的。
因為它的槍杆多為木頭製成。蠟木是製造槍杆的常用材料。
盡管蠟木的韌性不錯,木質穩定、結實,重量較輕。優點非常多。
但是它終究隻是木頭。
在戰鬥中很容易被敵人的利器削斷。
這就要求使槍者能靈活使用各種招式,最大程度的發揮槍頭的殺傷力。
長槍的精華部位就是熟鐵打造的那一截小小槍頭。
周文景也不推辭,接過長劍。
“謝謝縣尊賞賜。”
“跟本官無需客氣。一會你自己當心,盡量不要與海盜近戰。特別是那些手持倭刀的海盜,十有八九是倭寇,個個刀法狠辣。一個照麵就能把人劈成兩半。”
喬縣令能夠詳細指出海盜的特點。
很可能上戰場與海盜交手過。
周文景牢記在心。
不多時,他們便趕到了南城門。
隻聽見喊殺聲震天。
城頭上人影晃動,不時有人傳出慘叫。
“曹縣丞,情況如何?”
喬縣令帶人趕到後,立刻詢問情況。
他與曹縣丞政見不合,但是在外敵攻城的情況下,他放下所有陳見。
與曹典史攜手禦敵。
“情況很糟,我統率的驃騎營已經傷亡一大半。海盜已經多次攻上城頭,差點破城。”
曹典史語氣嚴肅的說道。
“辛苦大家了。”喬縣令點點頭。“所有人聽令,立刻登上城樓,幫著驃騎營的勇士們一起禦敵。”
眾人紛紛登上城樓,加入戰鬥隊伍中。
“主要是城門這一塊吃緊,縣尊可以帶人防住那一線。”曹典史指了指城門以北的防線。“周書吏把征稅工作做得那麼好,想必抵禦海盜也是很有一套。可不許藏著掖著。”
。您提供大神畫煙的我家相公是穿越者周文景陳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