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艱難的談判
麵對在座的心思各異的農戶們,許大燦又把之前和王德喜說的那番話再說了一遍:
“各位,當初我退伍回來的時候本來可以不留在村裏的,新單位都已經聯係好了,就是咱們金川縣安寧鎮的消防救援站。
事業單位編製,每個月五六千塊錢的工資打底;可我還是留下來了,這是因為當時主任對我說:鄉村振興,需要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
我搞這個單品化蔬菜種植基地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過去咱們“單兵作戰”的落後方式,采用一種新型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吸引大家加入合作社來抱團致富。
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可以讓更多的傳統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轉化;我不但要讓每一個加入了“老兵合作社”的社員賺到錢,還要就近解決一部分年輕人的就業問題。
配合村裏的“三個來”計劃,讓更多的人留在村裏。我舉個幾個例子,比如我舅舅以前在南方打工,現在就留在了村裏。
馬上我還有兩個戰友要來,不是來給我打工,而是跟合作社裏的社員們一樣,在基地租種地塊,按照統一的標準種植蔬菜。
我們一起共享信息、共享技術、共享渠道、發揮我們蔬菜生長周期快,采摘下來以後流通快,生產成本低的優勢,最終打造成為一個新穎的“田間物流直配”優勢項目。”
……
許大燦說完後就安靜的喝著茶,看著農戶們交頭接耳。
他既沒有拿村主任的旗號來壓他們,也沒有拿一拍兩散來威脅他們。而是擺事實、講道理,明確的告訴他們,就像之前告訴王德喜一樣:感興趣都可以來參加。
但也恰恰是因為過於大方了,所以讓農戶們不敢相信他。
有人就問:“許助理,我好奇的問一句,你不要介意啊,那你搞這個形式圖啥子呢?”
許大燦笑著示意他落座,解釋說:“首先,我肯定不是有毛病。”
農戶們聽了後發出陣善意的笑聲;許大燦接著說:“其次,我搞的合作社其實是一個產業化的經營模式,依托基地、發展農戶、建立我們的淨菜加工車間……
它可以衍生出多種多樣的合作模式,比如租我的大棚、或者租種基地的地塊、或者帶著自己的土地加入進來等等。
但不管是哪種,種植的蔬菜品種一定得是咱們合作社主推的單品蔬菜。就比如我們現在主推瓢兒白、生菜和茄子,你就不能非要去種萵筍、種蓮花白!”
在座的各位有的聽懂了,有的還在推敲,有性子謹慎的村民又問道:“那麼許助理,你怎麼就能肯定加入進來就能賺錢呢?”
許大燦指著這家夥,開玩笑般的對大夥說:“這位老哥真壞,拿我當老實人呢!現在城裏麵蔬菜價格那麼高,種菜哪有賺不到錢的?無非是多賺一點和少賺一點的區別嘛!
我們最終種出來的蔬菜是要進入淨菜加工車間的,在車間裏進行分揀、加工、保鮮等處理流程,最後通過物流渠道配送到城裏麵的大型連鎖超市,接下來就不需要我再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