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農閑
中國農村按南北地域劃分,一般南方把五、六月份,也就是小滿和芒種之間這段日子稱為農忙。
因為這時候是夏收夏種的關鍵時刻,需要爭分奪秒的搶農時。
農忙過了就是農閑,所謂農閑就是指農作物不播種不生長不收獲的時節,這個時期的農民也總算是有了一個短暫的假期。
趁著農閑,許大燦按照約定,帶著曹正陽、黎耀鬆、江櫻、以及他的舅舅唐曉瑀一道,前往溪月村遊玩。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江櫻也已經畢業半年了。
這段時間安寧村和溪月村的產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起色。
尤其是安寧村在養老院、幼兒園、以及“老兵合作社”的陸續投產之後,許大燦當初提出的“三個來”計劃也終於到了加大力氣的程度。
在淨菜加工車間的廠房上、在養老院的院牆上、在村委會的公告欄上、村裏各醒目位置均用紅紙、黃字寫著村主任北離離的豪言壯語:
“我們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是要讓走出去的人回來;吸引外麵的人進來;給他們一個美好的將來!”
這一次,北離離終於沒有再給許大燦出風頭的機會,他親自提出了“回家、掙錢、蓋房子”的口號,開始大力的在村裏做工作。
這段時間,村裏這些留守的父母和妻子們也紛紛給在外打工的親人們打電話:
“你在外麵一切都好嗎?我打電話不是找你要錢,我在村裏一切都好。
村裏頭照顧我,說我已經70歲了,符合入住養老院的資格,我現在就住在村裏的養老院裏麵,有醫生、有護士、還有護工照顧我。
我們村最近變化很大,我拍了好些照片,發在你微信上麵了,有空你就看下嘛!
我今天給你打這個電話的目的就是想告訴你,在外麵,要是實在太苦了的話,你就回來嘛。
現在村裏最缺的就是人手,就近就能打工,今年子陸續已經有10來個年輕人回來了,男的可以租種地塊、承包稻田、去工地上打工;
就連女的都可以去養老院、去幼兒園應聘。婦女主任還隨時都在搞培訓班,隻要肯學很快都能掌握一門手藝……”
一通通的電話,一個個的視頻,就像是一條條的長線,牢牢地牽在了外出務工人員們的身上。
村主任說的有道理啊:“我們這些出去打工的人,他們普遍沒有文憑,沒有證書,更沒有行業內十年以上積累下來的大量人脈……他們注定了無法擠進城市的核心圈子裏麵去生活!
他們每個人的職業都各不相同,可稱呼卻又高度的一致:農村人。他們的根不在這裏,奮鬥10年、20年,也不一定能湊得夠城裏上萬、甚至是兩三萬一平米房子的首付。
他們注定了隻能臨時生活在這裏,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以換取一家的溫飽。
可是現在,我們安寧也發展了,產業一個接著一個,項目一個又是一個,在家門口就能打工,就近就可以就業!
我們現在麵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家裏的年輕人太少了!誰來興村?誰來種地?總不能指望著村裏頭一幫老人和女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