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八(2 / 3)

若我恒沙劫常於天祠中

大施不休廢不如一出家

是菩薩爾時應作是念我如法求財。於恒河沙等劫常行大施。是諸施福猶尚不如發心出家。何況有實。何以故。在家則有無量過惡。出家能成無量功德。在家則潰鬧。出家則閑靜。在家則屬垢。出家則無屬。在家是惡行處。出家是善行處。在家則染諸塵垢。出家則離諸塵垢。在家則沒五欲泥。出家則出五欲泥。在家難得淨命。出家易得淨命。在家則多怨賊。出家則無怨賊。在家則多惱礙。出家則無惱礙。在家是憂處。出家是喜處。在家是惡道門。出家是利益門。在家是係縛。出家是解脫。在家則雜畏。出家則無畏。在家有鞭杖。出家無鞭杖。在家有刀槊。出家無刀槊。在家有悔熱。出家無悔熱。在家多求故苦。出家無求故樂。在家則戲調。出家則寂滅。在家是可湣。出家無可湣。在家則愁悴。出家無愁悴。在家則卑下。出家則高顯。在家則熾然。出家則寂滅。在家則為他。出家則自為。在家少勢力。出家多勢力。在家隨順垢門。出家隨順淨門。在家增刺棘。出家破刺棘。在家成就小法。出家成就大法。在家作不善。出家則修善。在家則有悔。出家則無悔。在家增淚乳血海。出家竭淚乳血海。在家則為諸佛辟支佛聲聞所嗬賤。出家則為諸佛辟支佛聲聞所稱歎。在家則不知足。出家則知足。在家則魔喜。出家則魔憂。在家後有衰。出家後無衰。在家則易破。出家則難破。在家是奴仆。出家則為主。在家永在生死。出家究竟涅槃。在家則墮坑。出家則出坑。在家則黑闇。出家則明顯。在家不能降伏諸根。出家則能降伏諸根。在家則傲誕。出家則謙遜。在家則鄙陋。出家則尊貴。在家有所由。出家無所由。在家則多務。出家則小務。在家則果小。出家則果大。在家則諂曲。出家則質直。在家則多憂。出家則多喜。在家如箭在身。出家如身離箭。在家則有病。出家則病愈。在家行惡法故速老。出家行善法故少壯。在家放逸為死。出家有智慧命。在家則欺誑。出家則真實。在家則多求。出家則少求。在家則飲雜毒漿。出家則飲甘露漿。在家多侵害。出家無侵害。在家則衰耗。出家無衰耗。在家如毒樹果。出家如甘露果。在家則怨憎和合。出家則離怨憎會苦。在家則愛別離苦。出家則親愛和合。在家則癡重。出家則癡輕。在家則失淨行。出家則得淨行。在家則破深心。出家則成深心。在家則無救。出家則有救。在家則孤窮。出家不孤窮。在家則無舍。出家則有舍。在家則無歸。出家則有歸。在家則多嗔。出家則多慈。在家則重擔。出家則舍擔。在家則事務無盡。出家則無有事務。在家則罪會。出家則福會。在家則苦惱。出家則無苦惱。在家則有熱。出家則無熱。在家則有諍。出家則無諍。在家則染著。出家無染著。在家有我慢。出家無我慢。在家貴財物。出家貴功德。在家有災害。出家滅災害。在家則減失。出家則增益。在家則易得。出家則難遇。千萬劫中時乃一得。在家則易行。出家則難行。在家則順流。出家則逆流。在家則漂流。出家則乘筏。在家則為煩惱所[漂*寸]。出家則有橋梁自度。在家是此岸。出家是彼岸。在家則纏縛。出家離纏縛。在家懷結恨。出家離結恨。在家隨官法。出家隨佛法。在家有事故。出家無事故。在家有苦果。出家有樂果。在家則輕躁。出家則威重。在家伴易得。出家伴難得。在家以婦為伴。出家堅心為伴。在家則入圍。出家則解圍。在家則以侵惱他為貴。出家則以利益他為貴。在家則貴財施。出家則貴法施。在家則持魔幢。出家則持佛憧。在家有歸處。出家壞諸歸處。在家增長身。出家則離身。在家入深榛。出家出深榛。複次

又於出家者心應深貪慕

是在家菩薩。如是思惟出家功德。於出家者心應貪慕。我何時當得出家得有如是功德。我何時當得出家次第具行沙門法。則說戒布薩安居自恣次第而坐。我何時當得聖人所著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熏修法衣。何時當得持聖人相。何時當得閑林靜住。何時當得持缽乞食得與不得。若多若少若美若惡若冷若熱次第而受趣以支身如塗瘡膏車。何時當得於世八法心無憂喜。何時當得關閉六情如縶狗鹿魚蛇猴鳥。狗樂聚落鹿樂山澤。魚樂池沼蛇好穴處。猴樂深林鳥依虛空。眼耳鼻舌身意常樂色聲香味觸法。非是凡夫淺智弱誌所能降伏。唯有智慧堅心正念。乃能摧伏六情寇賊不令為患自在無畏。何時當得樂欲坐禪誦讀經法樂斷煩惱樂修善法樂著弊衣。趣足障體。念昔在俗多行放逸。今得自利又利他故。當勤精進。何時當得隨順菩薩所行道法。何時當得亦為世間作無上福田。何時當得離恩愛奴。何時當得脫是家獄。如說

禮敬諸塔寺因佛生三心

是在家菩薩既已慕尚出家。若入塔寺敬禮佛時。應生三心。何等為三。我當何時得於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摩睺羅伽人非人中受諸供養。何時當得神力舍利流布世間利益眾生。我今深心行大精進。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作佛已入無餘涅槃。複次

詣諸比丘時隨所行奉事

默然順所誨濟乏無所惜

是在家菩薩敬禮塔已。求造諸比丘說法者。所持律者。讀修多羅者。讀摩多羅迦者。讀菩薩藏者。作阿練若者。著納衣者。乞食者。一食者。常坐者。過中不飲漿者。但三衣者。著褐衣者。隨敷坐者。在樹下者。在塚間者。在空地者。少欲者。知足者。遠離者。坐禪者。勸化者。應各隨諸比丘所行奉事。若至讀阿毗曇者所。隨其所說諸法性相相應不相應等請問所疑。問已習學。若遇持律者。應當請問起罪因緣罪之輕重滅罪之法及阿波陀那事。問已修學行。若遇讀修多羅者。應當請問諸阿含諸部中義習學多聞。若遇讀摩多羅迦應利眾經憂陀那波羅延法句者。應當學習如是等經。若遇讀菩薩藏者。應當請問六波羅蜜及方便事問已修學。若遇阿練若。應學其遠離法。若遇坐禪者。應學其坐禪法。餘諸比丘亦應如是隨其所行請問修學無所違逆。攝護口者詣諸比丘應善攝口安詳默然。觀時觀土隨事思惟心不錯亂少於語言。又於說法者所。諸比丘等隨所乏少。若衣若缽若尼師壇。資生之物隨力而施無所匱惜。所以者何。菩薩尚應施諸惡人。何況比丘有功德者。乃至身肉猶當不惜。況複外物。助道因緣。複次

若行布施時莫生他煩惱

行布施時若與一人。一人不得便生恚惱。應善籌量而行布施。勿使他人生於恚惱。何以故

將護凡夫心應勝阿羅漢

是在家菩薩。施諸比丘衣服飲食醫藥臥具供養迎送敬禮親近。將護凡夫心。應勝將護阿羅漢。何以故。諸阿羅漢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心無有異。凡夫有愛恚慳嫉故能起罪業。以是罪業墮在地獄畜生餓鬼。是故應深將護凡夫。菩薩事者。皆為利益一切眾生布施。非為自樂不為自得後世果報。非如市易。複次

因以財施故可以法施攝

隨所欲利益教發無上心

是在家菩薩為自利故隨所利益。比丘若以衣施。若以缽施。如是等種種餘財物施。如是比丘未入法位未得道果。應勸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何以故。因財施攝故得以法施攝。或於所施檀越有愛敬心信受其語。複次

為欲護持法舍命而不惜

療治病比丘乃至以身施

是在家菩薩為欲護持法故。乃至自舍身命。勤行精進摧破六十二種外道及諸魔民憎嫉佛法者。佛弟子中或有邪行詭異佛法。如是之人如法摧破。名為護持法。又應於諸多聞說法者。加信敬心四事供養。亦名護持法。若自讀誦解說書寫修多羅毗尼阿毗曇摩多羅迦菩薩藏者。亦教他人讀誦解說書寫。以是因緣法得久住利益一切。在家出家稱揚歎說法久住利。若法疾滅說有過惡。又念如來久遠已來。行菩薩道行諸難行乃得是法。以是因緣於諸在家出家。勤心精進示教利喜。若令得道。若令入阿惟越致。略說護法因緣。令得一切安樂之具。亦複自能如說修行。皆名護持法。複次是在家菩薩法。若有病比丘應須療治。是菩薩乃至舍身為治其病而不愛惜是最為要。出家之人應於在家求此要事。所謂身自瞻視疾病供給醫藥。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