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回了家鄉東郡的曹操,在蟄伏了半年後,終於拉起了大旗。手下彙集了自己家族中的一幹兄弟,又得了程昱、荀彧、荀攸、郭嘉、李典、樂進、於禁、等一批文武大才,聲勢一時間大增。
在一番練兵之後,與渤海袁紹、濟北鮑信計量一番後,漢獻帝初平二年夏,傳檄天下,發動了這次討董之戰。各地諸侯紛紛響應,雖未像原本曆史上形成所謂的十八路諸侯,卻也從者雲集,天下震動。
消息傳到雒陽,劉璋握著信報,立在窗前,久久未發一言。陳宮坐在他身後,眉頭也是深鎖,他倒不是發愁如何應付眼前這局麵,而是猜不透這位主公到底要怎麼做。
沒人知道劉璋此刻的心情。伐不伐董卓,這事兒壓根兒不需要他多想,這本就是曆史進程,也是他一直在暗暗推動所致。
他心中起伏的是,曹操終於站了起來,而且,竟然一下子就被他找到了那麼多文臣武將。其中,竟然還有郭嘉。
對於郭嘉,他打從來了這漢末時空,就從未放棄尋找過,但卻找遍了潁川也是未能找到。不想,曹操一個簡單的招兵買馬,郭嘉便立刻出現了,這難道是宿命嗎?還是曆史的一種必然?
他並不怕郭嘉,來了這古代時空,對於冷兵器戰爭,他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識。一個人的智慧或者能影響一場戰役的走向,但絕不會成為整體勝負的決定因素。如今在有了他親自安排的幾大機構,再加上前期的布局,他有信心跟任何人放對。
他此刻,隻是有些唏噓,有些茫然,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真有什麼力量,在默默推動這一切。這種神秘的力量,又會不會影響到他的大略?天意難測,前途看似掌握在手中,卻又朦朦朧朧的隔著一層霧氣,難以盡知。
輕輕籲出一口氣,將腦中亂七八糟的念頭拋開,轉身走到陳宮麵前坐下。眼下,隻能先按照自己的部署繼續下去了,至於後麵能不能順利的按部就班而為,也隻能由天而定了。
“公台,你速去轘轅,然後………..”劉璋聲音低了下去,開始安排一切。
這一天,劉府中如往常一樣,幾撥人出城而去。雖然城中氣氛緊張,城門把守森嚴,但對於皇叔劉璋府上之人,卻仍是不敢攔阻。眾人得以順暢通行,隻是,沒人發現,這次出去的人,並未再像往常那樣回返,而是一去便再無蹤影。
同一時間,在相國府中,董卓卻在大發雷霆,麵色鐵青之餘,一雙凶睛凶光亂閃,瞪著在座的眾人,呼呼大喘著。
曹操小兒竟敢串聯天下諸侯來造反,當真是膽大妄為。自己一直以來,光去提防劉璋、皇甫嵩等數人了,卻沒想到這麼一個小小的騎都尉、宦官之後,竟也搞出這麼大的動靜,讓他被動到如此地步。
那個袁紹,當初都說他沒用,不會反,可如今呢?竟是和曹操東西呼應,正是有了他參與其中,因著他袁家的家世,這才能招的天下這麼多人相應吧。真是悔不該當初輕易放過了那廝,這都是眼前這幫蠢貨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