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見了孫堅,備言董卓之意。道是孫堅若肯聯姻,不但許其子子孫孫世代富貴,並許孫堅開列自己親屬名單,但凡所需官職,無有不準。
孫堅麵上冷笑不絕,等到李傕說完,不由仰天大笑,笑罷忽的大喝道:“董卓惡賊也!孫堅累受國恩,焉肯為私利而侍惡賊乎?今不殺你,你可回去轉告董卓,他日決一死戰,我必夷其三族,懸示四海。”說罷,喝令左右,亂棍將李傕打出。
李傕狼狽逃竄,回來備言孫堅之無禮,董卓大怒,摔杯怒道:“是兒焉敢如此無禮!且看是我夷他三族還是他夷我三族!”
說罷,當即傳令,讓呂布領軍一萬為前鋒,進紮永寧,自率大軍三萬進駐澠池為合後。
安排完畢,轉頭卻見李肅立在一旁,想起此番受辱皆是這人進計所致,不由遷怒,目光中凶芒閃爍起來。
李肅看的大驚,霎那間便冷汗流了下來。對於這個主子的脾性,他早已摸的透透的。看這眼色,隻怕接下來若沒有好的應答,重則性命難保,輕則也是有罪受了。
眼珠兒急急轉動之餘,忽然心中一動,上前施禮道:“尚父且暫息雷霆,肅前日聞聽街上小兒童謠,道是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董卓聽的一愣,壓住火氣,皺眉問道:“此謠何意?”
李肅偷眼看去,見董卓聽了進去,不由暗暗鬆口氣。這首所謂童謠,卻並不是什麼小兒傳唱的,而是昨日傍晚,在自家府外,“巧遇”賈詡,聽他低頭嘟嘟囔囔嘀咕的。
當時他聽的迷糊,拉住賈詡求問,賈詡搖頭,說是去求簽所得,自己也是不甚明白,隻說是什麼保命的咒語雲雲。隨即,便又神神叨叨的走了。
李肅當時聽過也未當回事,今日被逼的急了,忽然想起這個,心中瞬間有了主意,這才拿出來忽悠。
“啟稟尚父,此謠之意,便是說這雒陽的氣數已盡,如今氣運已然西移至長安了,隻有進了長安,才能再次享受氣運。而謠中的鹿,當應昔日逐鹿之意,所以,以肅想來,皇帝此刻當送往長安安置,隻要這鹿進了長安,氣運才會回來。”
他口中解說,眼神卻在偷偷覷著董卓。董卓平日最信這些,常常問卦求道,隻要能讓董卓認可這畿語,自己大可借此機會躲了出去,自也就躲過了這殺身之禍了。
董卓聞聽,低頭想想自己入京以來的幾件事兒,若然不由的砰然心動。
旁邊劉艾卻是聽的大驚,遷都一事非同小可,不但牽扯到國運,更是勞民傷財,一發而動全身。若董卓真個起了這番心思,隻怕對於雒陽,頓時就是一場天大的災難。如今已然四方被敵環伺,若再搞出這種□□人怨之事,大夥兒非的死無葬身之地了。
想到可怖處,不由的滿頭冒出汗來,急上前一步阻止道:“尚父萬不可聽信讒言!遷都一事,關係重大,不但天子要動,三公九卿、各部衙門皆要隨之而動,豈是一二日之功可成?況且長安荒棄許久,殿閣早廢,民口凋敝,如何可為一國之都?一旦貿然而動,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李肅此乃誤國讒言,可立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