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說有那麼點心虛,也許便是章挽劍纏著他胡天胡地的那幾日,他有過沉溺其中。
但,即便如此,他仍舊明白自己是誰、自己在幹什麼、自己追求的皈依是什麼!
淨寧又問:“你為何一定要殺謝澎?”
晴空思忖片刻,道:“因為他該殺!弟子並沒有想太多,隻覺得如此才能對得住自己的心,即便是……明知道做了這件事我會死!”
淨寧再問:“難道不是因為章挽劍?”
晴空恍惚。
師尊是怎麼知道所有事的?
盡管心存疑惑,對師尊的問題,他依舊是有問必答:“也許有因為他的原因,弟子明白,他選擇走的路,盡頭必定是懸崖、落足之處必定是地獄。但……無論是懸崖還是地獄,都不該是苦海!”
他又提出了疑問:“師尊,為何好人不能長命?”
淨寧反問:“不然,你我為何修佛?”
為何修佛?
晴空其實不是很明白,他生下來就被拋棄在寺廟門口,那就順理成章,哪有為何?
但轉念一想,又能明白過來:“因為人世間多困難,眾生皆苦!所以需要有人將他們從苦海渡上岸!”
淨寧又問:“你兩手空空,隻得一張嘴,憑什麼來渡他們上岸?”
這一點,晴空已經想過無數次了,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弟子有什麼,便用什麼!若什麼也無,至少還有這具肉身、有這條命!”
說到這裏,淨寧終於睜開了眼睛,道:“你道何為情?”
晴空不明所以,卻還是認真思索,回答:“世間萬物,皆有情。唯有大道無情!”
“這是為師教你的。”淨寧詢問:“你這兩三年曆練,感受到的呢?”
晴空不是很明白,但他試圖尋找答案:“對一個人憐惜,算不算呢?”
從一開始,他看到夕照的第一眼,便心生憐惜。
因為憐惜“她”,所以他逐步將底線開拓,對“她”寬讓、縱容,一步步走到後來,予取、予求!
“她”要什麼,隻要他有,就給“她”什麼!
晴空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做了什麼!
但這算情?
淨寧問:“你對這個人的憐惜,與對其他人,有何不同?”
晴空回想自己遇見大小姐以前,也曾見到過不少可憐人、幫助過很多不幸的人。
也許,那也算憐惜。
但認真思索,比對大小姐的憐惜,似乎是不同的!
“對其他人,弟子想到是拉他們上岸。”晴空誠懇答道:“對這個人,弟子願意縱身苦海、以身為舟、渡他上岸!哪怕,弟子也會永遠留在這片苦海,在所不惜!”
淨寧終於不再詢問,而是肯定地道:“這就是情。”
他長長一歎,道:“晴空,你自幼落入空門,不曾被這世間汙染。可世間萬物,都有其正反麵。你內心純淨的同時,也注定了不知人間疾苦。如今你曆練歸來,經曆了七情六欲,總算是一個完滿的人。從未經曆過,再談四大皆空,是虛妄。如今你再放下七情六欲,則可獲得大圓滿!”
晴空擰眉。
確實,自從認識了大小姐之後,他開始有了七情六欲。
可放下……
晴空思忖片刻,問:“師尊,弟子是否可以知曉……我是怎麼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