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慈不掌兵(2 / 2)

事到如今,大家應該知道,逃跑隻能是死路一條,與其恥辱地逃跑,反不如留下來跟他們拚了,說不定能有一線生機,這麼簡單的道理,難道還想不明白嗎?”

不得不說孫恒的決斷還是很快的,倘若不是他當機立斷,第一時間處決了逃兵,想必這時候保安團已經形成大潰敗了吧。

李武德、劉成安、陳大山等人也不是吃幹飯的,孫恒解決了逃兵事件,軍官們也都親臨一線陣地,不停地跟將士們加油鼓勁。

“穩住!都給我穩住!”

“賊寇沒那麼可怕,被火槍打中,不死也會重傷,隻要你們能穩住就行了。”

“不要害怕,不要緊張,聽從命令就能活下來。”

“他們隻是一群賊寇而已,咱們有圍牆保護,定能守得住!”

……

反觀王霸這邊,他已經和大部隊彙合了。

王霸騎在馬上,高聲喊道:“弟兄們,那群泥腿子已經被老子嚇破膽了,隻要攻上圍牆,他們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我王霸答應你們,攻破劉家莊之後,三日不封刀,你們想要做什麼,可以放開手腳去做,直到盡興為止!”

不得不說三日不封刀這道命令,對於窮凶極惡的匪軍來說,再也沒有比這道命令更能鼓舞士氣的了。

這意味著在這三天之內,沒有任何人會約束他們,奸銀擄掠、殺光燒光搶光……,他們可以盡興而為。

“殺!”

賊寇們聽到王霸這道命令,人人荷爾蒙泛濫,腎上腺素極限飆升,喊殺之聲高唱入雲,直破蒼穹。

300米!

250米!

200米!

馬匪已經進入魯密銃的最大射程了,但是這個距離,射擊精度和彈藥穿透力都麻麻地,是以孫恒仍然壓製著火槍兵,沒有發出射擊的號令

150米!

馬匪狂奔而來,衝在最前麵的馬匪已經進入魯密銃的有效射程,但孫恒仍然沒有發號施令。

保安團有一千條槍,由於火槍都是火繩槍,無法做到連續射擊,所以孫恒安排的戰術是明初就有的三段擊輪流射擊法。

根據《明史》記載,最早使用三段擊的是明朝初期平定雲南的將領沐英,他在使用火器對付叛軍大象等野獸兵種時,有感於火藥裝填速度太慢,特改進戰術射擊方式,用出三段擊射擊戰術。

具體是由三人為一個小組,先由最前麵的火槍手射擊,然後退至隊伍後方專心裝填彈藥,由第二名士兵上前開火。三人交替裝彈、開火,使原本射擊一次需要一分鍾甚至更久的火繩槍效率提升三倍!

相較明初時期,保安團所使用的火槍肯定遠勝之,尤其是自產的魯密銃,火槍的裝填發射時間已經壓縮至三十秒內。

這意味著保安團的三段擊戰法,效率比明初沐英使用的三段擊戰法,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100米!

孫恒看到馬匪已經進入圍牆外100米的紅線標識,當機立斷,高聲喊道:“射擊!”

。您提供大神雲中怪客的明末贅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