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鬼神使差回明朝(1 / 2)

我叫張科,出生於湖南的一個偏僻小鄉村裏,十八歲那年高考,僅差十三分而與大學無緣。如果,我的家庭有錢;如果,我有一個有背景的家庭。我能得以圓我的大學夢,然而,我出生在一個除了能滿足溫飽以外,再難以提供其它什麼的家庭裏。即使我能夠考上大學,那嚇死人的的學費也會是我這樣家庭的沉重負擔。

因而,我的落榜在父親的眼卻並不是一件壞事。這讓我心底很不舒服,雖然我能夠理解他的想法。但仍足以讓我做出決定,拒絕他為我安排的前途,忙時務農閑時打工。我已經看慣了,鄉幹部們上門催繳種種稅費的嘴臉;也看慣了,送糧時不僅被收糧者克扣斤兩,還要把一袋袋穀子背入那高大寬敞的糧倉裏的場景。而辛苦勞作一年下來,除了糊了一家人的口,除了養的兩頭豬外,落在口袋裏的沒有幾個子。很多老鄉無不靠著在外打工賺的錢補貼家用。

因此我毫不猶豫作出了選擇。也許,命運讓我無法選擇家庭;然而,我仍有機會把握自己的未來。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我要創造自己的命運!

南方,這個充滿機會充滿神奇的地方當然是我的首選。我記得啟程的那個夜裏,母親含著淚,為我準備行裝。一遍又一遍地囑咐著讓我聽了耳朵生繭的話,注意什麼,小心什麼,照顧什麼,如果什麼。。。。。。

我不耐煩地應著,我就象一位士氣高昂的待征士兵,渴盼著那上陣殺敵的快意,與即將獲得的功勳與戰利品的期待。完全忽略了母親那深入骨髓的愛!而這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一切,在未來的某一天,卻讓我後悔自己的不珍惜,讓我永遠地懷念咀嚼那千叮嚀萬囑咐的夜晚!

第二天,清晨。當露水還在葉子上掛著,當太陽還未升起。

母親早早起了床,把清早煮的熱乎乎的幾個雞蛋塞進我的袋子裏說:“兒呀。。。。。。”卻哽咽得說不出下麵的話來。

我的心被撞了一下,眼睛濕潤道:“媽,您在家也要好好保重身體!”

父親幫我提著東西,送我去上汽車。走出老遠,回頭看見母親仍在田間的一角揮著手。父親和我在等車時,不說話,隻是悶著頭吸煙。在我上車的那一刻,父親帶著一絲哽咽道:“科子,記得給家裏電話,如果外麵不行就回來。”

我應著,心裏卻在說,不成功,便成仁。

坐了五個多小時的汽車,又在長沙登上南下的火車。八月的車票並不難買,八個多小時的火車,逐漸消磨了我離鄉時的興奮,一陣孤獨與寂寞襲上我的心頭。看著滿車陌生的麵孔,我更加想念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出了車站,我為廣州這個現代化的城市而驚歎。我就象從未見過世麵的劉姥姥有一種暈眩的感覺,包裏有同鄉的電話,打電話過去卻是關機。

旁邊一位長相憨厚老實的中年人走過來,跟我搭訕:“小兄弟,是來廣州找工作的吧?”

我瞥了他一眼,沒有理他。他自顧自說:“小兄弟,現在,這邊工作可不好找!”

廣州的騙子最多!我假裝沒有聽到,但是他也真是耐心,一個勁地跟我熏呀熏,沒有社會經驗的我終於被他熏暈了。

我被騙進了一家黑工地,沒日沒夜地幹活,半年後才逃出來。又到寶安去打工,結果進了一家日資公司,受盡剝削與辱罵,還和廠方發生衝突,被廠裏的中國打手打了出來。於是轉而幹銷售,推銷名片打印,被協警抓住,以沒有暫住證為由,要遣返我,幸而一位我平日交好的廣東女孩通知了廠方,把我撈了出來。我徹底失去了對廣東的希望,轉而北上,到北方尋找機會。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杭州進入一家保險公司。曆盡艱辛,靠著大量的陌生拜訪,我的業績終於從鴨蛋變成了一隻小鴨,然後小鴨逐步長大,走上正軌。

業績終於入了南京一日遊的名單,我心潮澎湃,這看起來小小的一步,花費了我多少心血!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堅持下來,這本身就是一種勝利。就如區經理說的,你們看,張科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年青小夥都能做到這個樣子,我們其他人是不是應該給他掌聲,向他學習!

這個星期天,我們一行二十人包車前往南京。到了南京,便隱隱感到有一個聲音在召喚我,有一種力量迫使著我。不知不覺,我離開了大隊人馬,打的來到鍾山南麓。這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地,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這裏的建築分為二組:一組為神道,自下馬坊起,包括神烈山碑、大金門、四方城、石刻;一組為主體建築,從石橋起,包括正門、碑亭、享殿、大石橋、方城、寶城。石刻由不得12對石獸、一對石柱、四對石人和一座欞星門組成,分列神道兩側,頗為壯觀。寶城是一圓形土丘,上植鬆柏,下為朱元璋及馬皇後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