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婚戀和家庭(2)(1 / 1)

親愛的孩子:每次媽媽連續夢見你們幾晚,就會收到你們的信。這次也不例外,她不但夢見你們兩個,也夢見彌拉從窗下經過,媽媽叫了出來:彌拉!媽媽說,彌拉還對她笑呢!

1964年,當傅雷夫婦聽說彌拉要當媽媽,喜不自禁。傅雷夫人“一個月來,陸陸續續打了幾件毛線衣,另外買了一件小鬥篷,小被頭,作為做祖母的一番心意”,寄往英國。

孩子尚未降生,是兒是女尚不得知。“孩子的名字,我們倆常在商量,因為今年是龍年,就根據龍的特性來想,前兩星期去新城隍廟看看花草,有一種叫淩霄的花,據周朝楨先生說,此花開在初夏,色帶火黃,非常豔麗,我們就買了一棵回來,後來我靈機一動,'淩霄'作為男孩子的名字不是很好麼?聲音也好聽,意義有高翔的意思;傳說龍在雲中,那末女孩子叫'淩雲'再貼切沒有了,我們就這麼決定了。再有我們姓傅的,三代都是單名(你祖父叫傅鵬,父雷,你聰),來一個雙名也挺有意思。”

彌拉生下來男孩。於是,便取名為淩霄。(圖18)

傅聰和彌拉共同生活了十多年,終因東、西方人的秉性差異太大,離婚了。

傅聰在極度的苦悶之中,有過一次草率的婚姻。他選擇了一位東方女性--韓國駐摩洛哥大使的女兒。

傅聰的第二次婚姻很不幸。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們結婚三個月便無法共同生活了。……三個月,短暫的婚姻。”

倉促的結合,導致迅速的離異。

他,又成了形單影隻的獨行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踽踽而行。

終於,一位中國女性的琴聲,引起了他心中的共鳴。

她叫卓一龍,是英籍華人鋼琴家。她出生在“音樂之島”--福建廈門的鼓浪嶼。父親卓綿成是當地富商,曾任亞細亞石油公司的經理代理人。母親叫周默士。卓一龍從小習琴。筆者在鼓浪嶼訪問殷承宗的老家時,他的哥哥殷承典指著客廳裏一架上了“年紀”的鋼琴說:“這架琴,原是卓一龍用的。後來她家搬走了。就把鋼琴送給了我們。殷承宗小時候用的就是這架鋼琴。”原來,一牆之隔的另兩幢小樓,就是卓家!後來,卓一龍隨父母遷居香港,在那裏學習鋼琴。她獲得了獎學金,赴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和巴黎音樂學院深造,曾在德國、荷蘭、南斯拉夫等國演出。如今,她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任教。

卓一龍與傅聰結婚後,生一男孩子,名叫淩雲。

1982年,傅聰和妻子以及淩雲一起來到北京。妻子是32年來第一次返回祖國。她在

北京舉行了鋼琴獨奏音樂會。大兒子淩霄當時18歲。後來,傅聰讓他到北京學習中文。

像過去一樣,傅聰的衣著總是隨隨便便,他常常穿中式對襟棉衣。他回國時,在親友們送他的許多禮物之中,他最喜歡的,是保姆菊娣送的一雙中國布鞋!(圖39)

傅聰愛看書。本來,在他的床頭,總是放著兩本書--父親譯的《約翰·克利斯朵夫》(他已看了五遍以上)和中國古典小說《紅縷夢》。如今,又多了一本《傅雷家書》。傅聰平時極少外出,也難得看電影、電視。隻有進行網球決賽時,他才離開鋼琴,在電視機前坐一會兒。他疏於在各種社交場合露麵,也極少出席那數不勝數的宴會……

傅聰雖然在海外度過了20多個春秋,但對西方仍格格不入。那兒到處都是虛偽,如同傅雷在家書中所說:“像巴爾紮克筆下的那些人物,正好把富貴作為人生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標。他們那股向上爬,求成功的蠻勁與狂熱,我個人簡直覺得難以理解。”

是的,傅聰深深地體會到,全世界絕沒有一個地方像中國這樣,人情這麼深厚!他說,我愛我們的祖國,我愛這裏的人民。我永遠跟人們站在一起,他們太好了!我這個人永遠不會成為大富翁,因為我不會“鑽”。但是我非常富有,因為我跟祖國、跟人們在一起。無數次了,傅聰沉醉在自己的琴聲中,沉醉在對祖國、對父親的思念和懷戀中。

爸爸,祖國能有今日,我能有今日,你可以安息了。

我在心中擁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