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喜的衙役便向旁人討喜,郭圖忙掏出銀子散了,劉家大宅的下人們也來討要喜錢,大家正簇擁著喧嘩呢。又聽到一陣鑼聲,又是幾匹馬由遠而近,趙昌眼尖,大聲叫道:“瞧,又有送喜報的了!”
隻見送喜報的衙役下馬後,喊道:“快請郭圖郭老爺出來,恭喜高中了。”
郭圖一聽,樂得一蹦多高,剛要接喜報,又聽到一陣鑼響,不由佇足下來,緊張的快要暈倒過去了。
就聽又有一嗓子高聲道:“快請趙昌趙老爺出來,恭喜高中了。”
緊接著連續跑來七波送喜報的衙役。眾人接過喜報觀瞧,九個牌匾上麵分別寫著:“捷報彰德府老爺郭圖,高中河南鄉試第十五名。”“捷報彰德府老爺郭圖,高中河南鄉試第十五名亞。”“捷報彰德府老爺趙昌,高中河南鄉試第十三名。”“捷報彰德府老爺郭榮,高中河南鄉試第十二名。”“捷報彰德府老爺吳青山,高中河南鄉試第十名。”“捷報彰德府老爺王維,高中河南鄉試第八名。”“捷報彰德府老爺張果,高中河南鄉試第四名經魁。”“捷報彰德府老爺段明,高中河南鄉試第三名經魁。”“捷報彰德府老爺蔡芳,高中河南鄉試第二名亞元。”
眾人不由得大吃一驚,已經出現的鄉試前十五名彰德府就占了十名,文采最好的毛傑的喜報還沒有送到,大家不禁心中犯嘀咕道:“子文不會真的連中四元了吧!”
張果為人穩重,雖然獲得了鄉試第四,但也沒有表現得太歡喜,走到送喜報的衙役身邊,悄悄問道:“這位衙役大哥,不知彰德府毛傑毛子文可曾高中?”
衙役知道張果已經是舉人老爺了,忙躬身道:“張老爺可折煞小人了。以毛傑毛老爺的才華當然是高中,不過他的喜報由兵部尚書薛大人親自帶回京城。”
張果一聽,忙遞給衙役賞錢,問道:“可是解元?”
衙役收下賞錢後,笑道:“正是解元。”
張果聽罷,心中狂喜,就好像是自己得了解元一般,大聲喊道:“兄長連中四元嘍!”
國民會的眾士子聞言,立即奔走相告,恐怕別人不知道,他們和毛傑是有關係的。
在給考生報喜的同時,河南提學衙門也會派出衙役,到中舉考生家裏報喜。由於考生家庭住址有遠有近,難免會晚上幾日,這就讓考生家裏人感覺心急火燎,寢食不安。
每次鄉試過後,最熱烈的話題不是誰得了解元?誰得了亞元?而是那個府中的多。其次就是前五魁出自哪個府哪個縣。按照往年的鄉試成績來看,百分百就是開封府第一,汝寧府第二。賭場裏自然不會放棄這大好的賺錢機會,紛紛開出了相應的賠數,比如開封府中舉最多的話十比十一,汝寧府中舉最多的話十比二十……等到彰德府中舉最多的話還不算最慘,達到十比二百。更有甚者以縣為單位進行投注,很有後世體育彩票的趨勢。由於大明朝人民的娛樂條件有限,所以老百姓對於壓盤口還是很有興趣的,這不,第一天開盤便有人偷偷買了一千兩彰德府中舉最多,一千兩啊!要是莊家輸了是要賠付兩萬兩的,此風聲一出,跟風之人越來越多,彰德府的賠率竟然從一比二十掉到一比五,讓不少行家都覺得不可思議。等到報喜前一天晚上,賭場停止接受下注,公布數字時,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因為買彰德府的銀子竟然超過了一萬兩,買臨漳縣位於彰德府第一的也超過八千兩,買臨漳縣位於河南第一的也有不到兩千兩,而最大的熱門開封府卻僅僅五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