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1 / 2)

佟馨回到盛煌以後, 以董事的身份帶律師和審計師去盛煌食品調研, 把這家公司近三年的生產經營和財務情況都熟悉了一遍, 盛煌食品正在洽談中的一個股權置換方案引起了律師的注意, 律師想把相關資料複印回去研究, 卻遭到了對方的反對。

律師把情況彙報給佟馨,佟馨想了想, 決定先不打草驚蛇,隻讓律師把股權置換的另一方公司名稱記下來, 律師提供了名稱後,佟馨自己上網查這家公司的底細。

一個香港的公司……佟馨沉吟著,聯想起王子珩在香港的公司和他那天在董事長辦公會上的態度, 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事情應該不會這麼簡單。

把情況告訴李惟肖, 佟馨說出了自己的疑惑,李惟肖說:“你的懷疑不無道理,那家公司我會去查。”

想起之前看到盛煌食品的決策層和經營層名單, 佟馨忽然想起來,有一個副總的名字似曾相識,似乎聽到姑姑曾經提過, 說是她爸爸當年一手提拔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個忠心可用之人。

當即打電話給盛博茵, 佟馨詢問起那個叫張威的副總,盛博茵想了想說:“倒是記得有這個人,從基層員工幹到副總, 你爸爸很欣賞他的才幹,本想把他調職到總部,不知道後來出了什麼紕漏,沒有調成,你可以側麵打聽一下。”

佟馨想了個主意,讓助理安排盛煌的幾個副總分別約見,那些人一聽說大小姐召見,都有些忐忑,時間緊迫,彼此又不方便串聯,隻得按照約談時間到會議室和佟馨麵談。

對其他幾個人,佟馨隻說了些泛泛的話,了解了一下公司內部的經營情況,到張威的時候,她才提起十二分精神。

張威年近五十,在盛煌工作了快二十年,曾經深得盛博文信任,無奈遭到王子珩一派的排擠,失去到總部任職的機會,他又不是那種趨炎附勢的人,不好意思去找盛博文為自己謀求升職的機會,一直到盛博文因病去世,他都還隻是一個子公司的副總。

在這種久經沙場的行家麵前,佟馨略嫌稚嫩的談話方式讓張威有所警覺,但是他也敏感地捕捉到一絲異樣的氣息,老板的這個女兒雖然年輕,卻有著不同尋常的聰明,假以時日,應該能有所成就。

這讓張威看到了一線曙光,盛博文死後,盛淩霄入主集團董事局,王子珩是他親舅舅,自己和王子珩一向不和,升職是不大可能了,就算是想在盛煌食品做點事情,上麵也還有董事長和總經理,沒有多少他可以發揮的餘地,眼看自己年紀漸漸大了,再沒有翻身的機會,估計隻能等退休,雖然不甘心,卻是無可奈何。

張威是個聰明人,大小姐這次來盛煌食品調研,必然和之前她在董事會上反對盛煌食品擴張和增加生產線有關,找自己談話的目的再明顯不過,自己隻有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日後才能有所建樹。

“張總,我聽說我父親在世的時候,每年都會到盛煌食品來調研,每次都是您陪著他參觀廠房和生產線,向他介紹情況,您在盛煌服務多年,是盛煌的中流砥柱,我特別希望能繼承這種傳統,獲得您的幫助和指導。”

佟馨把話說得很謙虛,也很直接,相信張威不可能聽不出她話裏的意思。

張威說:“盛董言重了,我身為盛煌的員工,做好本職工作是我分內之事,無論盛董有什麼想了解的,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您看這樣好不好,不如晚上我請您吃頓便飯,我們坐下來詳談。”佟馨主動提出邀請。

大小姐主動示好,張威豈有不明白的道理,客套兩句之後答應了她的提議。佟馨等他走了以後給李惟肖打了個電話,讓他晚上一同出席。

張威沒想到,大小姐夫妻倆一同出麵請他吃飯,給足了麵子,讓他心裏非常舒暢,在私人地方,說話也自由,三個人很快談到了正題。

正如佟馨猜測的那樣,這家香港公司想通過和盛煌食品的股權置換借殼上市,盛煌食品龐大的現金流和零負債率足以為這家公司提供非常漂亮的財務報表,同時還能提供資金支援,目前還在洽談階段,合作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李惟肖說:“這家公司情況複雜,目前我還沒查清他們的底細,但我有種感覺,和王子珩有關。”

張威說:“盛董事長在世的時候,王子珩就有過接管盛煌食品的想法,董事長一直不同意,盛煌食品是盛煌最早起家時的元老企業之一,董事長一直對它非常有感情,不可能交給王子珩去折騰。”

“爸爸去世以後,王子珩看準了時機,利用淩霄的權力,試圖把盛煌食品收歸自己旗下,野心未免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