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博人自己也是文人,對於這件事情,也是非常的清楚。
所以他提出這樣的擔憂。
對於吳博人的擔憂,顧雙成卻是輕輕一笑:“他們之所以擔心文人,就是因為他們自己都知道自己做的不好。”
“所以才會擔心文人挑唆之下,百姓們會跟著造反。”
“但是我不一樣,我有這個信心,我治下的百姓,不管文人們怎麼說,他們不但不會跟著造反,說不定還會把挑唆他們的文人給揍一頓。”
“所以我們不用擔心文人,隻要好好的提高百姓的生活幸福度和滿意度,這就夠了。”
吳博人聽後,想要反駁一下。
因為他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但是奈何想了半天,好像周圍的環境的確都是如此,百姓們也都沒有什麼怨言,甚至於對於顧雙成,他們都是清一色的感謝。
他隻好作罷,心中則是想著以後有問題,再進行處理也來得及。
反正聚義軍的強勢,一般的反叛軍隊根本無法和聚義軍匹敵。
從縣衙出來以後,吳博人也就快速的確定了學堂的地方。
畢竟是學堂,更多的還是需要安靜。
所以吳博人選在了桃源村的附近。
文人雅士的喜好,總是在山水之間。
現在城牆已經快要合龍,所以在這邊建學堂也算是比較安全。
有了學堂的地方,接下來就要開始招學生和老師。
在吳博人的安排下,一張張告示,貼在了大街小巷的顯眼的地方。
一時間,在城裏,就吸引了無數人的熱議。
“咦,孩子可以去讀書了?還是免費的?真的有這樣的好事?”
“顧大人做出的安排,還能有假?顧大人對我們百姓是真的好啊。前幾天去看病,以前看一次病都要大出血,現在看一次病,才幾個銅幣,以後再也不擔心生病了。”
“那我是一定要把我的孩子送去的,科舉是考不上了的,但是去識一下字,總是好的,不能跟我一樣,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孩子去讀書了,我也就可以安心工作了,以前孩子在家裏,我還擔心他不安全,工作也擔心。現在好了,等於有人幫忙管孩子了。”
幾乎是所有的普通百姓,都想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堂裏去讀書。
那些有錢的人,則是想著自己反正有錢,也請的起先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跟一堆臭學生擠學堂。
“誒,還招老師,我以前也算是學過幾年私塾,不知道能不能去當個老師,這老師的工錢還不低啊。”
“什麼竟然不止招有文化的先生,還找算數比較好的人,還有各行各業的人才?”
“這學堂有點意思啊,這是要既教識字,又教手藝?”
“這倒也是不錯啊,反正我也沒有想著我孩子以後走科舉,能識字,能學個手藝,這兩樣都是我想要的。”
“出去拜個師傅學手藝,也要不少拜師錢呢。這裏免費就有的學,不錯不錯。”
“我也要去試試,我做的一手好鍋,說不定他們要找我教學生打鍋!”
很快也有人發現了,這告示,不單單招學生,還有在招老師。
於是連忙暗戳戳的記住了這上麵的招聘地址和時間。
準備找時間去試一下。
人群中,一個渾身髒亂的乞丐,遠遠的站在後麵。
他聽到人們說的話。
原本一直渾濁的眼睛,瞬間就明亮了起來。
“免費學堂,看來這顧大人,還真的是不一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