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縣也儼然化身成為了一個大基建狂魔。

開始在縣內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改造。

這天,原本一直無雨的桃源縣,竟然下起了皚皚白雪。

所有人見狀,都是歡呼雀躍。

他們已經有多久沒有見到雨滴,有多久沒有見到雪水了。

整個桃源縣,那叫一個歡呼遍地。

“下雪了!終於下雪了!”

“老天開眼,我們的苦日子終於到頭了!”

“瑞雪兆豐年,瑞雪兆豐年啊!明年我們一定可以迎來好日子啊!”

“可真的是當朝者無能,我們顧大人來我們桃源縣這麼幾天,老天都覺得我們應該可以過好日子了!”

雪不大,但依舊是給大地裹上了一層銀裝。

也給所有的百姓,帶去了更強勁的生活信心。

這些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的人,一旦離開土地就沒有安全感。

以前因為幹旱,這土地不管種多少,都沒有辦法收成。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雪一下就說明幹旱結束了,明年他們就又可以回去種地了。

全縣百姓,不管以前是好朋友也好,以前是仇人也好。

一個個都是互相之間擁抱歡慶。

年紀大的人,更是老淚縱橫。

他們還以為自己到死可能都回不了自己的家裏了。

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愁。

雖然那些年紀大的人,都覺得自己應該回去,去種地才是根本。

但是年紀稍微輕一些的人,則是一個個都猶豫了。

他們覺得自己現在在桃源縣發展的挺好的,每天賺取的工錢也很多,比他們種地一年賺的多的多了。

而且,顧大人說以後還會有商品房推出來。

當時在桃源縣和桃源村的城牆合圍的時候。

很多人都去桃源村的山上看了,發現那山上的房子不但寬敞牢固,住起來也是非常的舒心,價格也不貴,都是他們可以輕鬆買的起的。

更關鍵的是,在桃源縣城裏,有學堂,有醫院,平是有個傷風咳嗽的,去醫院看病可方便了,孩子還可以免費讀書。

這些種種優厚的政策,如果他們離開桃源縣縣城,那可能很多就享受不到了。

於是在很多人家裏。

都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爹,我們不想回去了,我們孩子在這裏讀書,我們也跟著在這裏幹活,回去種地的話,我們現在的好生活都沒了。”

“放屁!你個龜兒子,種地才是我們的根,咱們農民,要是沒有地,我們就沒有了根你知道嗎?”

“種地有用嗎?我們種了那麼多年的地,也沒有看到錢多起來,天天累死累活不說,錢還賺不到,還要交這種那種稅!連個孩子的讀書都供不起,你們難道想要我們的孩子一輩子都跟我們一樣種地嗎?”

“反正不管怎麼樣,地不能放棄,沒有了地,萬一這邊顧大人的活幹完了,你們去幹什麼?難道在縣城討飯嗎?”

老人家有老人家的理。

小孩子,也有小孩子自己的理。

但是靠這樣的爭吵,根本不能解決問題。

因為這個問題,也的的確確是存在的。

而城內家家戶戶爭吵的情況。

也通過各種的方法,傳到了顧雙成等人的耳中。

“顧大人,你說這個問題要怎麼辦?”周和韻擔憂道。

“再這樣子下去的話,很多人都要沒心思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