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坦回到村中,已近子時。遠遠看到村西獨門獨戶的院落,還亮著燈光,不禁心中一暖,幾個急縱奔至院門前,長舒了一口氣,緩緩推開院門,邁進之後,又轉身輕輕關上。
穿過院子,來到屋前,房門虛掩,李坦推門而入。隻見妻子王氏正坐在油燈下,低頭納著一雙鞋底,聽到動靜,抬起頭來,見是李坦回來了,用手撩了下額前的黑發,淺淺一笑,說道:“你回來啦,山兒已經睡著了。”
李坦說道:“你也該早些歇息,我不是說過要你不要等我了麼。”
王氏放下手中的針線活,站起身來,說:“不等你回來,總覺得睡不踏實。”
李坦笑道:“真是女子氣。收拾一下,快些歇下吧,明天一早我還要出趟遠門。”
王氏正在整理著床鋪,聽到此言,轉身問道:“如何又要出去,何事如此著急。”
李坦道:“今天在鎮上碰到一位客商,竟然是當年在真陽觀一同學藝的師兄,多年不見就攀談了一會。聽他說起師傅,近來身體不太好。原先學藝的時候,師傅待我極好,下山之後,頭幾年也去探望過他老人家幾次,這幾年醉心功名,卻去的懶了。如今聽說師傅身體抱恙,心中便覺得牽掛,想盡早去看看他,以免風雲不測,留下憾事。”
王氏說道:“那是應該,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無法為恩師盡孝,時常探望也算彌補。我為你收拾一下行囊吧。”
李坦道:“天太晚了,你別太操勞了,明日一早再收拾也不遲,今晚你趕緊歇息吧。”
王氏頷首,道:“那也好。”
李坦不再說話,走到裏屋,將長劍取下,放入一隻木匣中,回來見王氏已然躺下,便走到床前,也脫衣躺下。吹熄油燈,一夜無話。隻是李坦心中有著諸多疑惑,身旁妻兒鼻息沉沉,他卻思緒萬千,難以入睡。
第二日天尚未亮,李坦便起身出門,待到回家時,妻子已做好早飯等他。見李坦回來,妻子王氏問道:“這麼早便出去了,怎麼也不說一聲。”
李坦道:“我昨夜想了,我們一家來此地也近一年,隻在去年除夕回過一次青州老家。不如趁此機會,你母子二人也回青州一趟,我探望恩師歸來,也去青州,與爹娘兄弟同住上一段時間。”
王氏笑道:“那可好,我也很想想念家中的姐妹們了。”
李坦道:“方才我去村中雇了劉老三的騾車,吃完飯你收拾一下,就讓他送你回去吧。”
王氏應了,趕忙收拾碗筷,先把兒子李元山喂飽,又急匆匆吃了幾口飯,待丈夫也吃好了,便洗碗刷鍋,然後便去收拾行李了。
李坦去裏屋將長劍取出來,用布包住,又將家中的銀錢用錢袋分兩袋裝好,便去幫妻子一塊收拾,兒子則在一旁拿一根柳棍當兵器,自顧自玩的興起。
剛剛收拾停當,劉老三已趕著騾車到了家門口。他也不進屋,隻在院中喊道:“李先生,俺過來了。”
李坦幫妻子提著幾個包裹,牽著孩子來到院中,向劉老三笑道:“三哥,這一路上就麻煩你了。”說完從隨身的錢袋中摸出五錢銀子,遞到劉老三手中。
劉老三笑著接過,說道:“李先生你就放心,保證把夫人順順當當的送到。”
李坦道:“三哥做事當然放心,那就多多有勞了。”
這邊寒暄幾句,那邊王氏已將屋門鎖好。幾人走出院子,李坦將包裹放在騾車上,又把兒子抱上去,叮囑道:“山兒,路上不可調皮,好好聽你娘的話。到了青州家中,記得給祖父祖母磕頭,給叔叔伯伯們問好,記住了麼。”
李元山點點頭,說道:“記住了爹爹。爹爹你不跟我們一塊走麼?”
李坦摸摸兒子的頭,說道:“你們先去,爹爹還有些事情,隨後就過去。”
李元山說道:“那爹爹你早些來,不要讓娘和山兒等太久。”
說話間,王氏也已上了騾車,拉著李元山的手說道:“山兒,爹爹很快就會過來了,你跟娘先回家等著爹爹,你就跟家中的哥哥姐姐們一快玩耍好不好。”
李元山歡呼道:“好!我要回家跟哥哥姐姐一塊玩。”
李坦看著妻子,手伸了一伸,最後還是為妻子理了一下頭發,說道:“你們這就去吧,路上天熱,記得多喝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