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們的功夫其是驚人,將近二十道的餃子,外表沒半道重複。四喜餃子、鴛鴦魚餃子、鮮貝一字餃子、豆沙刺蜻餃子、白菜花餃子、菜花餃子等等,以清蒸為主,但也有菊花湯餃子。
端上桌的餃子,有捏成金魚的、鴛鴦的、繡球的,甚至還有企鵝的。
阿心仔拚命的吃啊吃,跟著同桌夥伴,努力把餃子吃完。當晚回房後,不消多久,呻吟聲四起。
我們都忘記了,餃子很不好消化呢!
然後,經過一夜折騰,可怕的試煉還在等著我們。
你們知道早餐是吃什麽嗎?
餃子!
飯店居然拿水餃當我們的早餐,所有學員,走到餐廳,全都臉色一青,迅速奔回房裏,躺平休息。
知道了吧?再好吃的東西,吃久也會膩呢!
這次美食展,有種小吃很有趣,大夥兒肯定都吃過,卻不知道它來曆不小。
[禮記.內則]篇記:「淳熬、煎酸,加於陸稻上。沃之以膏,日淳熬。」很拗口的一段話吧!翻譯成白話文是,煎好肉醬,蓋於米飯上,並饒上豬油與飯拌勻吃。
猜出來了吧?這是油肉及呢!
下次吃油肉飯時,記得膜拜一下,感懷它存在那麽久,填飽那麽多人的胃。
另外,每次參加美食展,心裏總是有默默的惘悵。記得第一次購買門票時,我真的以為,當我把鈔票交給售票小姐時,除了門票外,小姐會實給我筷子與紙盤,哪裏知道付出鈔票後,門票是拿到了,但筷子與紙盤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疊精美簡介。
嗚嗚,栽要簡介做什麽?這又不能吃!
原來,美食展並非我夢想中的試吃大會,進了程頭,隻能對那一盤盤好菜行注目禮,壓根兒不能動。
每一年,隨行的朋友都必須拉住我,避免饞蟲衝腦的阿心仔失去理智,撲向那些美食——你們不覺得這是一項酷刑嗎?菜是給人吃的啊,當我的眼睛享受過它的美麗後,我的舌頭會更渴望
進一步了解它。麻煩哪個人去跟主辦單位就一聲,在參觀區旁,記得開上幾桌,讓我們解解饞。
記得曾經有一次,跟著長輩們去某間四川餐館用餐。
第一盤端上來的,是色彩鮮豔的冷盤,用各色蔬菜排出白鶴流雲。阿心仔跟朋友拿著筷子進攻,吃掉白鶴、吞掉流雲,隻差沒挾起襯底的芥蘭啃食。
幾分鍾後,美麗的女服務生走來,對著我們微笑。
「小姐,這是看盤。」
「啊?」
「看盤。」她重複,加重第一個字的語音。
啊!
我們懂了,隻是白鵪已經下了肚,流雲也飄緲無蹤。嗚嗚,師傅,對不起,我們不是故意要吃掉你的看盤的!
好啦,閑話說到這裏為止,咱們下本書再見嘍,咕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