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與朋友交往時常常認為好朋友之間無須繁文縟節,越簡單越好。因為他們認為好朋友之間彼此熟悉,親密無間,講究太多的禮數就顯得太見外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朋友關係的存續應該是以相互尊重為前提的,同樣也有很多禁忌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1.朋友間不要過於隨便
再親密的朋友,也不能“隨便”過頭。如果過於隨便,維持友誼的默契和平衡將被打破。因此,好朋友之間也要客氣有禮,這樣才不至於損了麵子、傷了和氣。
朋友之間客氣些,雙方就不會輕易跨越對方的禁區。朋友之間過於隨便,就容易引起隔閡、衝突。如果事出偶然,還好解決,一旦形成慣性,那麼雙方必定會發生不愉快,導致朋友關係疏遠。友誼淡化甚至惡化。所以說,好朋友之間也要講究必要的客套,這才是交友之道。
2.不要苛求他人
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既然我們誰都免不了有不足之處,就不要苛求他人,更不能要求他人按照我們的想法改變。那樣,不僅不能達到願望,相反還會造成雙方關係緊張。美國前總統林肯說:“對人要以仁慈為懷。”這句名言一直流傳到今天,它是林肯對自己一生的反省與總結。林肯在年輕的時候,待人處世不夠謹慎,甚至有些任性。他常常寫信指責別人,有時竟將這些信故意扔在鄉間的道路上,讓路人拾起。直到林肯在伊利諾伊州的斯普林費爾德當了一名律師,仍然沒有改正這個缺點。有一次,他又在《斯普林日報》上發表了一封匿名信,嘲諷一位政客。當然,那位政客也不是好惹的,他看到這封信後火冒三丈,怒不可遏,馬上騎馬來找林肯,要同他決鬥,差一點發生了一場流血事件。
林肯從這件事情中吸取了寶貴的經驗教訓。從此,他再也不寫那些挖苦別人、傷害別人的信了,再也不去嘲笑或指責別人了,而且他還經常告誡自己的朋友:“不要指責別人,你自己也不會受人譴責。”“不輕易指責別人”成為林肯的優點之一,這值得每一個現代人借鑒。“不輕易指責別人”,用在現代社會,也可以理解為“不苛求別人”。我們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不能做到某些事、達到某些目標,那麼又怎麼能去苛求他人呢?人與人之間有來有往,投之以桃,才能報之以李,要想贏得真正的友誼,首先要能夠寬以待人,這樣對方才不會對我們刻薄。
3.與朋友交往的禁忌
朋友之間要想使友誼天長地久,就要講究一些禮儀規範,注意與朋友交往的禁忌。
第一,朋友之物不可動。即使你與朋友間的關係再好,也不能亂動朋友之物。朋友之間也分彼此。朋友之物,不經許可絕不能擅用,如果動了,一次兩次朋友可能會礙於情麵,不好說你,但是,時間長了,朋友就會對你產生厭惡、防範的心理,這自然會影響到雙方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