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亨利和斐迪南在關於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問題沒有取得統一的意見,但是這並沒有妨礙到兩人的友情,在經過了兩天的爭論之後,兩人達成了妥協,由斐迪南率領一萬兩千人向哥尼斯堡進軍,而亨利將帶著八千人在各地搜尋哥薩克騎兵的蹤跡。
在達成了共識的第二天,斐迪南帶著一萬兩千人向哥尼斯堡進發了,軍隊中洋溢了喜悅之情,很多士兵都認為在叛軍主力已經被殲滅的現在,哥尼斯堡根本沒有力量能夠阻擋住他們,也許當王室的平叛大軍出現在哥尼斯堡城下的時候,就會有無數的敵人主動開城投降,所以他們隻是在進行一場武裝遊行。
但是遺憾的是,這些樂觀的士兵們並沒有預料到戰爭的變數實在是太大了,當斐迪南帶著軍隊抵達哥尼斯堡郊外的時候,迎接他們的是哥尼斯堡城外密密麻麻的工事,這些工事或許隻是一條壕溝、一座土牆,但是這些工事給平叛軍造成的麻煩可不是一丁點。
當看到叛軍在每一處工事部署的軍隊都在和平叛軍展開激戰的時候,斐迪南明白此次哥尼斯堡之戰並沒有之前想象的那麼輕鬆。
當然斐迪南不會因此而放棄對哥尼斯堡的進攻,叛軍激烈的反抗被斐迪南認為是臨死前的瘋狂之舉,對此斐迪南戳之以鼻,他向全軍通告了叛軍目前的處境,意欲讓所有士兵知曉,叛軍已經沒有多少力量了,他們現在隻是在做垂死掙紮,隻要各部再加一把勁,那麼平定叛亂之日指日可待。
在斐迪南的鼓舞之下,平叛軍對叛軍的防線展開了更加猛烈的攻擊,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那些叛軍居然堅持了下來,甚至在某些地段還和平叛軍隊就一些戰略位置較為重要的工事展開了反複的爭奪。
哥尼斯堡城牆上的克萊曼看到叛軍士兵打得如此英勇也是十分的振奮,當然叛軍打得如此頑強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克萊曼曾經說過的俄國援軍將不日抵達,這給所有的叛軍增添了信心。
亨利帶著八千人的軍隊向西南方向急行,因為他得到了情報,有近三千哥薩克騎兵占據了南方重鎮比亞維斯托克,而且在占領了城池之後,那些哥薩克據說對城內展開了屠殺。
這個消息讓亨利怒火中燒,作為霍亨索倫家族的一員,對於先祖浴血奮戰打下來的江山有著責無旁貸的保護義務,亨利怎能容忍那些野蠻的哥薩克在霍亨索倫家族的地盤上為所欲為,所以在得到哥薩克騎兵的確切情報之後,亨利立即帶著軍隊出發了。
但是讓亨利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向比亞維斯托克出發後不久,他的手上就收到了一份情報,這份情報是由普魯士埋伏在波蘭王國的間諜通過一些秘密渠道緊急送過來的。
因為亨利是普魯士王國僅次於威廉的軍事指揮官,所以在特殊時刻,情報人員會將有關情報直接傳送給亨利,而眼下當然是特殊時刻。
在情報中,間諜們向亨利通報了一個十分不利的消息,就在不久之前,俄國駐波蘭軍隊開始了大規模的調動,人數規模應該在五千人左右,目前軍隊已經離開了他們的駐地,而據情報人員一路偵查推測,這些俄軍很有可能是向東普魯士地區進軍了。
看了一眼情報發出的日期,再在心中默默的盤算了一下距離,亨利愕然發現,如果真的如情報上所說俄軍向東普魯士進軍的話,那麼現在距離哥尼斯堡已經不是很遠了,而斐迪南此時正在攻打哥尼斯堡,雖然亨利不知道斐迪南那邊戰事進行的如何,但是一支五千人左右的俄軍突然出現在戰場上一定會極大的影響戰局。
因此在咬牙深思了一會之後,亨利狠狠的用馬鞭向虛空中一抽,隨後命令全軍轉向,立即加快速度前往哥尼斯堡,比亞維斯托克我們不去了。
當然既然已經知道了有近三千的哥薩克待在比亞維斯托克,亨利又怎麼可能不做防備了,亨利留下了三千人守在了比亞維斯托克不遠處的拉羅布林,這個位置正好可以卡在了哥薩克騎兵向哥尼斯堡進軍的道路上。
當然亨利的行為並沒有瞞過比亞維斯托克城內的普利夫斯基,在哥薩克們狂歡了幾天之後,普利夫斯基不得不為下一步行動而思索,而在這時哥薩克的哨探向他通告了東北方向發現普魯士大軍的消息。
就在普利夫斯基準備帶著人馬出去好好的和普魯士人談一談的時候,普利夫斯基又收到消息,那些普魯士軍隊撤離了,對於前後兩個內容截然相反的消息,普利夫斯基頓時不知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