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賽利姆的調動(1 / 2)

;

弗裏德裏希絕對是劃時代的產物,盡管它依然屬於前鏜槍的範疇。

在威廉之後,亨利等普魯士軍方高級將領都用弗裏德裏希進行了試射,而結果相當的令人滿意,相較於普魯士軍隊現階段裝備的步槍來說,弗裏德裏希不管是射程還是精度都要好的太多,盡管它的造價是普通造價的三倍。

在與軍方高層經過協商之後,威廉下令擴建普魯士皇家軍械廠,同時威廉追加了五十萬銀馬克的預算用於弗裏德裏希的生產和改進。

不過同時,威廉也下令加強勃蘭登堡軍事學院研發部的保衛工作,他可不希望當普魯士的軍隊走上戰場的時候突然發現敵人武器的性能和他們的一樣。

尼古拉耶夫

蘇沃洛夫的眉頭緊皺在了一起,城外的奧斯曼軍隊正在對尼古拉耶夫發動新一輪的攻勢,不過這並不是蘇沃洛夫煩惱的根源。他所煩惱的是根據偵查騎兵的彙報,在南布格河的上遊,他手下的一萬多俄羅斯近衛軍在戰爭中正處於下風。

尼古拉耶夫城內的兩萬俄軍可以憑借著城牆的掩護和奧斯曼人殺的難分難解,但是在南布格河的上遊,一萬四千俄羅斯近衛軍完全沒有任何的掩護,足足四萬的奧斯曼軍隊對一萬四千俄軍發動了激烈的進攻。

上遊的俄軍指揮官比爾蓋夫已經多次派遣傳令員向蘇沃洛夫求援,但是現在蘇沃洛夫的手中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援軍派給他。尼古拉耶夫城外的十萬奧斯曼軍隊可不是開玩笑的。在奧斯曼人的強攻之下,本來蘇沃洛夫就感覺有些力不能支。又哪裏能夠抽出軍隊支援上遊的比爾蓋夫。

賽利姆看著已經進攻了五天的尼古拉耶夫,他的心情並不是很好。

原本派往上遊的瑪爾德拉兩萬人馬遇到了上遊俄軍的頑強阻擊,不得已,賽利姆又調撥了兩萬大軍前往上遊協助瑪爾德拉。但是整整四萬大軍居然被一萬多俄軍阻擋在尼古拉耶夫北方五十英裏處整整四天不得寸進,這讓賽利姆想想便會覺得火大。

不過事情也不能完全怪瑪爾德拉,畢竟俄軍的人馬早在瑪爾德拉出動之前便在南布格河上遊展開了布置,雖然沒有城牆,但是一些防禦工事也修建的相當完備。

五天的進攻下來。賽利姆的人馬已經損失了一萬餘人,如果加上那些因為凍傷而失去戰鬥力的人馬,奧斯曼大軍在尼古拉耶夫城下已經傷亡了近兩萬。

所幸的是,這支奧斯曼軍隊堪稱是奧斯曼帝國的精銳,所以在傷亡比如此巨大的情況下依然堅持了下來,不然的話換做帝國內部的那些舊耶尼塞裏估計早已嘩變了。

但是巨大的傷亡依然讓賽利姆感覺到吃不消,要知道黑海地區可不止尼古拉耶夫城內這幾萬俄軍。克裏木半島的十萬俄軍始終是賽利姆心中的一根刺。

想一想阿赫夫斯基連自己國家德高望重的老帥蘇沃洛夫都能出賣,他還有什麼不能出賣的。要是奧斯曼人在尼古拉耶夫城下流盡了鮮血才攻下尼古拉耶夫,到時候說不準阿赫夫斯基便能和他們立即翻臉。至於什麼條約,在掌權者看來,那東西完全就是一張廢紙,隻要條件合適。條約神馬的東西隨時都能撕掉。

根據賽利姆的最新情報顯示,阿赫夫斯基的十萬人馬最近可是一直窩在克裏木半島。說克裏木半島上的那些叛軍能夠拖住阿赫夫斯基的十萬俄軍,這種屁話,賽利姆根本就不相信。能夠讓阿赫夫斯基一直窩在克裏木半島一直按兵不動,這充分的說明阿赫夫斯基肯定別有所圖。

要是賽利姆知道黑海俄軍高層最近的分歧。那麼他肯定不會有現在的這種想法,但是關鍵還是他根本不知道。所以想到這裏。賽利姆便立即下令將比爾哥羅德的畢多加戈率領六萬俄軍立即沿著黑海海岸向敖德薩進軍。

敖德薩位於尼古拉耶夫的西南方向,其是黑海地區的重要口岸之一,更重要的是那裏是俄軍黑海艦隊的駐地之一,而目前的守衛則是由布蘭科夫所屬的黑海俄軍第一集團軍一部負責。

這一步正是為了防止黑海俄軍反攻倒算,俄軍黑海艦隊的實力自然是強大的,如果阿赫夫斯基生變,到時候隻要他派出一支軍隊乘坐黑海艦隊的船隻到達敖德薩而後從敖德薩出發,那麼隻要一個星期這支俄軍便能夠到達尼古拉耶夫城外的奧斯曼大軍的後方。

所以賽利姆決定違反當初和布蘭科夫簽訂的協議進軍敖德薩。

當然為了維持表麵上的和諧,賽利姆也是派出了一批信使前往克裏木半島和阿赫夫斯基聯係,他希望能夠看到阿赫夫斯基的行動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待在一旁毫無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