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萊,從現在開始科隆的軍隊立即進入準備階段,我希望在一個月之後,我的軍隊能夠做到立即開赴戰場的程度,我想這一點你應該能夠做到!”
馬克西米廉向一個長相頗為英武的中年人說道,而這個中年人正是科隆武裝力量的指揮官,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選帝侯國之一,科隆雖然沒有大規模的軍隊,但是一支小而jing悍的軍隊卻是必須具備的。最在馬克西米廉前來科隆之前,科隆有著一萬五千人的武裝力量,而在馬克西米廉到來之後,選帝侯的一紙命令之下,科隆的武裝力量發展到了兩萬人。
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選帝侯國,科隆選帝侯在七大選帝侯當中排位一直都是在第一位的,如果單論財富的話,科隆選帝侯不遜於任何一個國家的君主。要知道科隆的政體可是政教合一,科隆的統治者不僅是選帝侯還是科隆大主教,不管是在帝國內部還是在整個教廷,科隆選帝侯都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重要的是,科隆選帝侯有一項非常讓人忌憚的權利,那就是如果科隆選帝侯對帝國的皇位繼承人不滿意的情況下,他可以在帝國內部發起選帝侯會議,然後由七大選帝侯決定皇位的歸屬問題。
而現在馬克西米廉已經想到了動用這項權利,在曆史上科隆選帝侯的這項權利總共隻被動用了不到五次,而在中世紀之後。任何一任的科隆選帝侯都沒有動用過這項權利。
“尊敬的殿下,科隆的軍隊永遠會為了您做好戰爭的準備,我向您保證!”
英格萊豪氣衝天的向馬克西米廉做出了保證。之所以這位指揮官會有這樣的底氣,主要的原因便在於馬克西米廉很舍得向軍隊中砸錢。
馬克西米廉很有錢,他的財富不僅源於特蕾莎女王在生前對他的贈與,多的則來自他當上科隆大主教後,每年源源不斷的稅收。
在基督教的曆史上有一項非常重要的稅收,該稅收是教會活動的最主要支柱,那便是被稱為“什一奉獻”的稅目。
據《聖經.創世記》記載。基督教的先知亞伯拉罕把自己每年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撒冷城的麥基洗德,這被視為什一奉獻之起源。在4世紀以前的基督教會並沒有奉行什一奉獻,信徒隨自己意願ziyou捐獻。自羅馬帝國將基督教納為國教後。教會開始鼓吹征收該款項。而到了第六世紀以前,什一奉獻又漸漸在天主教和西歐普及。及至公元567年和585年,什一奉獻被提到了歐洲各大公會議,並最終采納為對教會奉獻的必要標準。
公元779年法蘭克王國查理大帝訂立法律實施什一稅。西歐各國在10世紀中葉相繼實行。視之為稅金。宗教改革運動之後,什一稅製仍在天主教和基督教國家裏繼續執行。羅馬教廷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1563年召開特倫多大公會議重申教徒必須繳付什一稅。
而在不久之後歐洲各國家政權與教會間發生矛盾,歐洲國家逐漸廢除此稅製,不過暫時來說廢除十一奉獻的國家還是比較少的,雖然歐洲的幾大強國先後廢除了十一奉獻,但是在一些教會領地以及一些諸侯領地當中十一奉獻依然流行著。
科隆現今正是並未廢除十一奉獻,不僅如此,每年馬克西米廉甚至還安排稅務官按照名冊前往科隆所屬的各個城鎮征收該項稅收。這讓馬克西米廉在不必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勤儉的情況下還能拿出一大筆錢來供養軍隊。
“很好。那麼理查德勳爵,我現在派你到普魯士。告訴那位威廉國王,如果在召開選帝侯會議的時候,他能夠支持我,那麼他渴望已久的奧屬波蘭地區我可以轉讓給他,同時我會繼續承認他和我的兄長約瑟夫二世簽訂的條約”
“殿下,請您放心,我務必會說服普魯士人”
房間裏的人一個個的被馬克西米廉分派了任務,除了命令軍隊動員之外,他還派出了數批使者前往各個選帝侯處進行說服活動,他希望如果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召開選帝侯會議,這些選帝侯都能夠支持他,當然為此付出的代價他也是可以接受的。
此刻在馬克西米廉的心中,如果他不能奪得奧地利的政權,那麼他就必須不讓利奧波德戴上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因為這些在他看來都是他的!
世界上從來沒有人是笨蛋,而生於哈布斯堡的利奧波德自然不是那種傻不拉幾的蠢貨,之前沒有和馬克西米廉針鋒相對是因為在他看來,馬克西米廉是他的幼弟,而且在馬克西米廉小的時候多是利奧波德在照顧他,所以對於這個自己最小的弟弟,利奧波德充滿了一種似乎是父親對自己子女的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