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天的爭論,馬克西米廉提出的人選終究沒有在選帝侯會議上通過,在下午的表決時,威廉還是堅定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而威廉的表態無疑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盡管馬克西米廉喲這太多的不甘,但是五票讚同的結果已經宣示了利奧波德將會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的唯一繼承人,隻等明天正式選舉之後,利奧波德將會登上那座神聖羅馬帝國至高無上的皇帝之位!

當天的會議結果顯然讓馬克西米廉非常的不服,這位科隆選侯在會議結束之後更是高呼:

“今天我在這裏看到的是一場肮髒的交易!殺害先皇的凶手篡奪了帝國的皇權,盡管我無力推翻選帝侯會議的決定,但是我要讓整個帝國都知道,今天這裏的人所犯下的錯誤以及將那個凶手的真麵目大白於天下!”

這一番話讓除了埃爾塔爾之外的選帝侯都倍感惱怒,因為馬克西米廉這一番不留情麵的話完全是針對眾人的。

埃爾塔爾的臉上有些失落,在會議結束之後,這位老人想要靠近利奧波德,但是他的行動卻被考尼茨攔了下來,而後考尼茨隻是在這位選侯的耳邊輕輕的說了句:好自為之。

當天晚上,利奧波德舉辦了異常盛大的舞會邀請威廉出席,但是威廉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了利奧波德的邀請。

拒絕出席利奧波德的舞會並不是威廉不給利奧波德麵子,相反威廉不僅安排洛克斯陪同安娜前往舞會。甚至還讓布埃爾安排自己的座駕送安娜等人前往舞會現場。

沒有去舞會主要是威廉被眼前的這份情報拖住了,這份情報由軍事情報局提供,上麵主要說明了三件大事。一件是巴黎已經被拿破侖大軍攻克,因為拿破侖之前的圍成造成了巴黎城十分慘重的傷亡。

另一件則是布蘭科夫依仗著占據莫斯科的有利局勢和聖彼得堡形成兩強對峙的局麵,布蘭科夫這樣一搞使得整個俄羅斯帝國境內人心大變,各地諸侯豪強紛紛一改之前的觀望姿態開始站隊。

庫圖佐夫在裏加城下終於被磨光了耐心,自知攻克裏加難度極大的庫圖佐夫改變了方式,他調集了一萬三千大軍繼續包圍裏加,庫圖佐夫自身則親帥兩萬五千大軍北上。目標直指愛沙尼亞首府塔林。

對於拿破侖能夠攻克巴黎,威廉並不感到意味,相比於這位皇帝以後的成就。即便是拿破侖創造再多的奇跡,威廉似乎也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奧爾良公爵在巴黎的叛亂有著普魯士勢力的幹預,但是威廉從來就沒有指望奧爾良公爵能夠成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自奧爾良公爵起事之初沒有第一時間進攻凡爾賽放過了路易十六之後。威廉便對奧爾良公爵失去了興趣。

而在東線。布蘭科夫的舉動並沒有出乎威廉的意料,要是他在攻克莫斯科之後不立即抓住這一點向天下宣示自己地位並且號召自己的同盟軍的話,那麼威廉才會懷疑這個家夥是一個大白癡!

三件事情當中唯一一件出乎威廉意料的便是庫圖佐夫放棄了裏加,轉而率領主力北上愛沙尼亞,這個消息讓威廉也不得不對庫圖佐夫感到了一絲敬佩。

愛沙尼亞首府塔林距離聖彼得堡隻有一個多星期的路程,而與聖彼得堡不同的是在塔林並沒有多少防守力量,據間諜偵查的情報,目前在塔林隻有四千俄軍在堅守。而塔林雖然靠海,但是它並不像裏加一般背靠裏加灣有足夠讓波羅的海艦隊發揮的海麵。

所以放棄裏加果斷北上是一招非常正確的戰術。但是為此庫圖佐夫也是冒了極大的風險的。

裏加城內的俄軍經過補充之後達到了七千人之眾,雖然看起來相比於城外的庫圖佐夫一萬三千大軍實力差了近一倍,但是別忘了在裏加城背後的裏加灣可是徘徊著一支龐大的艦隊,如果烏沙科夫狠狠心同意艦隊的水手、士兵臨時上陸作戰的話,那麼裏加城可動用的兵力並不隻是七千人了而是兩萬人!

一旦被裏加城內的俄軍突破封鎖,那麼已經對於已經將全部主力帶走的庫圖佐夫勢力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因為除了裏加城外的那一萬三千大軍之外,其餘在庫圖佐夫領地上根本沒有什麼大規模、成建製的正規軍了。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庫圖佐夫的決心,這位悍將完全是抱著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

威廉看完這些情報之後並沒有銷毀,而是將它們交到了一旁布埃爾的手中,看著這位老總管威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