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五百零九章

兵力缺口

全本小說吧網址為:WWW. QBXS8 .NET

千萬別記錯哦!

而在東線,狂飆突進的普魯士兩個師團甚至一度逼近克拉科夫,如果不是因為擔心自身的補給線拉的太長從而會給敵軍可趁之機的話,那麼說不得布呂歇爾便要進攻克拉科夫了。

不過雖然布呂歇爾沒有率領歐軍進攻克拉科夫,但是克拉科夫城內的奧地利守軍還是一ri三驚,畢竟現在的奧屬波蘭地區可不止普魯士人正規軍這一支武裝力量,在普魯士人的扶持下,奧地利人的統治權內出現了多如牛毛般的波蘭起義軍,這些起義軍因為奧軍在正麵戰場對普魯士軍隊的不利而愈加肆虐起來。

奧屬波蘭總督的告急信幾乎是以一天一封的頻率發往維也納,但是這些告急信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奈的奧屬波蘭總督隻能將希望寄托在從各地召回的一萬奧軍正規軍和兩萬征召兵的身上。

1791年五月初,在布呂歇爾的指揮下,普魯士方麵集中了第八、十三、十五共計三萬的兵力再加上近一萬人的波蘭義勇軍正式向克拉科夫進發。

不過克拉科夫並不是沒有堅守的實力,在城內一萬奧軍正規軍配合兩萬征召兵足以支撐一段時間,關鍵便是維也納能否向克拉科夫增派援軍,而這個問題顯然奧地利上下已經進行了多次的爭論。

最終當來自奧屬波蘭的第十封求援信件送抵維也納的時候,利奧波德二世下定了決心,皇帝決定從奧地利和奧斯曼人的交界地區撤軍。

前文已經說過,奧地利在與奧斯曼接壤地區足足布置了七萬大軍,而且這七萬大軍都是奧地利裝備jing良的正規軍。一旦這七萬大軍能夠抽出來甚至隻抽出五萬人,利奧波德二世相信整場戰爭絕對可以改變。

但是關鍵是奧斯曼人是否會落井下石。為此利奧波德一世早在對普魯士宣戰之後便向伊斯坦布爾派出了一支規格超高的外交使者團,這個使者團的任務便是說服奧斯曼人以確保奧斯曼人不會在普奧戰爭期間出兵奧地利。

其實在奧斯曼內部,上一次俄土戰爭的餘波依然沒有平息下來。

俄土戰爭的勝利,軍疑在其中起到了決定xing的作用,但是在耶尼塞裏這些舊勢力看來卻是自身起到了決定xing的作用。

如果不是九萬耶尼塞裏士兵的牽製。賽利姆麾下的軍又如何能夠攻破尼古拉耶夫,因此在回軍之後,耶尼塞裏上下對於此次戰後的獎賞便極力爭取。

俄土戰爭中奧斯曼人雖然是勝利了,但是實際利益並沒有獲得多少,除了一個開疆辟土的空名之外,奧斯曼人所得到的好處非常有限。而奧斯曼已經墮落了數十年。國庫根本沒有能力向十幾萬的士兵支付數以千萬計的賞金,在這樣的情況下,出於賽利姆的授意同時也經過了哈米德二世的同意。

參與俄土戰爭的軍和附庸軍的賞金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放了下去,而數萬耶尼塞裏舊軍的賞金則被拖延了下來。

這樣一來自然引發了耶尼塞裏對哈裏發的不滿,而奧斯曼朝堂上也因為此事大打出手。

被實在鬧得不像話的臣下氣的有些急了的哈米德一世立即命令將幾個鬧得最歡的耶尼塞裏舊軍勢力代表仗斃,但是事情並沒有就這樣平息。一向狂妄的耶尼塞裏在得知消息之後居然在沒有得到哈米德一世的命令下公然封鎖了整個伊斯坦布爾對軍進行報複。

得到消息之後的哈米德一世決心放手一搏,在哈米德一世的嚴令之下,王室禁軍和軍對耶尼塞裏發動了一次清洗。

這次清洗固然讓耶尼塞裏勢力退出了奧斯曼朝堂,但是耶尼塞裏畢竟紮根奧斯曼數百年,清洗的後續影響依然在不斷的發酵,導致奧斯曼朝堂之上就沒有平靜過。

而耶尼塞裏雖然已經腐化墮落,但是這支軍隊依然是奧斯曼軍隊組成部分中人數最多也是最為龐大的武裝組織。

因此對耶尼塞裏的清洗直接導致了奧斯曼軍力出現了下降。

奧地利使者團到達伊斯坦布爾之後。哈米德一世立即派出了賽利姆作為哈裏發的代表全權接待奧地利使團。

經過幾輪緊急的商討之後,奧地利以三百萬塔勒和簽署和平協議為條件和奧斯曼人達成了妥協。

普魯士人情報機構曾經在這件事情上作梗,但是正如那句哲言說的一樣,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有的隻是利益。

當奧斯曼人國內尚未穩定的時候,哈米德一世可不願意幫助普魯士人拖住奧地利的軍隊,畢竟普魯士人的開價並不比奧地利人高出多少,而且普魯士人還要求奧斯曼人出兵拖住奧地利軍隊。

當使團馬將和奧斯曼人達成和平協議的消息送到維也納的時候,整個維也納上下都狠狠的鬆了一口氣,這個消息實在是太及時了!

整條戰線上。普魯士人都在步步緊逼,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萬兩萬征召兵都是送死,除非利奧波德二世立即啟動國家最高緊急狀態征召所有奧地利青壯,這樣一來說不定依靠人數的優勢能夠扭轉戰爭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