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與神聖羅馬帝國不同的是,從德意誌帝國創立開始,帝國的皇帝不再需要經過羅馬教皇的加冕。
4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英國倫敦。
英國此前提出的大陸軍計劃已經進入到了後續階段,眼下在英國本土新招募的五萬士兵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訓練,而與此同時,在喬治三世蘇醒之後簽發的第一條政令依然是關於陸軍的。
喬治三世宣布,所有英國男人都有為大不列顛王國而戰的義務,鑒於目前局勢的惡劣,英國征兵工作絕不暫停,英國陸軍要在年達到二十萬人的規模。
在英國國內,喬治三世的威望還是要比奧古斯塔斯要高的太多,起碼在喬治三世的命令下達之後,各地士兵的征募進度要加快了不少。
另一方麵,威廉在法蘭克福完成帝國國號的更改之後,也是立即率領大軍前往西歐。
數萬大軍向著西歐浩浩蕩蕩的開拔了,而目標顯然正是英國統治下的領地。
不過在英普兩國陸軍還沒有兵戎相見的時候,兩國海軍卻是已經在北海上對峙了起來。
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是英國海軍所有艦隊之中實力最強的一部,而在英國政府從其餘艦隊抽調主力增強本土艦隊的實力之後,本土艦隊更是實力大增。
兩國海軍主力對峙在北海之上,戰艦的風帆遮天蔽日。
“梅哈德大人,英國海軍現在已經處於上風口,我覺得還是先分出我們的戰艦繞過敵人海軍的兩翼搶占上風口!”
就在梅哈德拿著望遠鏡向著不遠處浩浩蕩蕩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看去的時候,站在他身邊的一個參謀開口說道。
“不行,這樣一來的話,萬一艦隊在搶占上風口的時候遭到了英國人的阻擊的話,那麼這些戰艦絕對是凶多吉少,我們決不能拿我們的戰艦和士兵來冒險!”
就在這個參謀剛剛說完之後,烏沙科夫卻是立即開口說道。
眼下的這支聯合艦隊。指揮官由梅哈德親自擔任,而副指揮官則有兩人一是烏沙科夫,另一個便是瑞典海軍的指揮官安利德斯。
對於梅哈德來說,雖然眼下普魯士的這支聯合艦隊在戰艦規模上並不遜色英國本土艦隊。但是聯合艦隊最大的短板便是由三個國家的艦隊組成。
這樣一來的話,經過之前在波羅的海的時候,聯合艦隊已經加強了協作作戰的訓練,但是成果並不盡如人意。
換而言之,論單艦戰鬥力的話,聯合艦隊是不弱的,但是如果真的變成了大艦隊決戰,那麼聯合艦隊到底能夠有幾成勝算,梅哈德心中也是沒有多大底的。
要知道聯合艦隊可是普魯士方麵好不容易拉扯起來的,一旦聯合艦隊遭到失敗。那麼便意味著在十年之內,普魯士根本無法再次挑戰英國海軍的霸主地位。
這樣一來的話,在日後的英普戰爭之中,普魯士勢必將會因此而吃上大虧。
“現在我們和英國還沒有正式宣戰,因此對峙可以。但是絕不能匆忙便進行開戰!”
英普兩國海軍在北海對峙了一天,最終還是在各自的克製之下並沒有發生戰事,當晚,雙方艦隊各自返回了港口。
普魯士海軍眼下主力都集中在了不萊梅港,其餘的則分散在各個港口之中,而英國海軍的主力也從原先的普利茅斯轉場到了大雅茅斯,當然因為大雅茅斯港口的泊位有限。因此應該海軍等於是分散在了北海沿岸的各個港口之中。
“梅哈德閣下,我這裏有一項建議,我覺得與其和英國人直接爆發決戰,不如想方設法削弱英國人實力來的好,因此我建議派遣一支分艦隊冒充主力艦隊,從北海直接前往柯克沃爾島。然後直接進入英格蘭本島與愛爾蘭島之間的海峽,切斷其聯係,這樣一來,英國人肯定會調動主力,在英國人調動主力之後。我們的主力艦隊正好可以趁此機會聚殲英國海軍的餘部,然後增援分艦隊,到時候不難形成夾擊的形勢!”
當晚在不萊梅港口,普魯士聯合艦隊旗艦之上,烏沙科夫對著梅哈德如此說道。
烏沙科夫是聞名歐洲的海軍名將,這一點梅哈德心中還是非常有數的,因此對於烏沙科夫提出來的建議由不得梅哈德不重視。
用分艦隊冒充主力,的確是一個辦法,但是關鍵在於,到底要如何才能夠讓英國海軍相信這隻分艦隊是聯合艦隊的主力!
“開什麼玩笑,現在可是十二月份,柯克沃爾島已經是英格蘭島的最北部了,寒冷、巨浪可不是鬧著玩的!而且你怎麼能夠確保英國海軍能夠如你所設想的一般相信我們的主力北上?”
在烏沙科夫說完之後,安利德斯立即開口說道。
安利德斯也是瑞典海軍的老將了,他和烏沙科夫的緣分還要追溯到幾十年前,盡管瑞典海軍一直都在波羅的海上被俄國人壓了一頭,但是安利德斯卻並不認為是自己的能力不行,隻能說是俄羅斯的國力強盛。
在參與聯合艦隊之後,安利德斯也是存了和烏沙科夫一較長短的心思。
因此才會在烏沙科夫剛剛說完之後立即迫不及待的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