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以情相待,情感投資幫你鋪就未來坦途(3)(1 / 3)

送禮者最頭疼的事,莫過於對方不願接受或嚴辭拒絕,或婉言推卻,或事後送回,都令送禮者十分尷尬,弄得錢已花,情未結,賠了夫人又折兵,那就不值得了。

所謂“感情投資”,說簡單點,就是在生意之外多了一層相知和溝通,能夠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關心,多一份相助。即使遇到不順當的情況,也能夠相互體諒,“生意不成人情在”。

這種情況往往有多種表現。一種是自然形成的。你在生意場上遇到了相互比較投緣的人,有了成功的合作,感情也自然融洽起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有緣”的人。有緣自然有情,關係好的時候,互相付出自然不在話下。問題在於如何保護和持續這種關係,繼續愛護它、增進它,使其長長久久。

其實,就是有“緣”,彼此能夠一拍即合,要保持長期的相互信任、互相關照的關係也不那麼容易,仍然需要不斷進行“感情投資”。尤其在生意場上,各自都為各自的利益,彼此都曉得生意人多詐多奸,人與人交往不能不防,所以很容易互相起疑心。結果“緣”就會由合作轉為對立,人情變成了敵意。情場上,最愛的人常常會變成最恨的人,這在生意場上也屢見不鮮。相互最仇視的對手,往往原先是最親密的夥伴。反目成仇的原因,恐怕誰也說不清,留下的都是互相指責和怨恨。

為什麼走到這一步?往往是忽略了“感情投資”的結果,甚至已經忘掉了這一點。很多人都有這種毛病,一旦關係好了,就不再覺得自己有責任去保護它了,往往會忽略雙方關係中的一些細節問題。例如,該通報的信息不通報,該解釋的情況不解釋,總認為“反正我們關係好,解釋不解釋無所謂”,結果日積月累,形成難以化解的問題。而更不好的是人們關係好之後,總是對另一方要求越來越高,總以為別人對自己好是應該的;但是稍有不周或照顧不到,就有怨言。由此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最後損害雙方的關係。

可見“感情投資”應該是經常性的。在生意場交際中不可沒有,也不可似有似無,而要從小處細處著眼,時時落在實處。

如今,送禮其實已成了一種藝術和處世技巧,從時間、地點,一直到選擇什麼禮品,都是一件很費人心思的事情。很多大公司在電腦裏有專門的儲存,對一些主要關係公司、關係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愛好、生日都有記錄,逢年過節,或者什麼合適的日子,總有例行或專門的送禮規劃,用以鞏固和發展自己的關係網,確立和鞏固自己的商業地位。送禮的工夫是否到家確實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用好這門學問,你離成功會更近一步。

一位學生受老師恩惠頗多,一直想回報但苦無機會。一天,他偶然發現老師紅木鏡框中鑲著字畫竟是一幅拓片,跟屋裏雅致的陳設不太協調。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國小有名氣的書法家,手頭正有他贈的字畫。他馬上把字畫拿來,主動放到鏡框裏。老師不但沒反對,而且非常喜愛。

送禮者最頭疼的事,莫過於對方不願接受或嚴辭拒絕,或婉言推卻,或事後送回,都令送禮者十分尷尬,弄得錢已花,情未結,賠了夫人又折兵,那就不值得了。

送禮的理由有許多:表達友情;感謝他人為你介紹商務方麵的朋友;感謝他人的宴請以及正式的招待;感謝他人幫你得到業務,使生意做成;感謝他人邀請和正式招待你參加各類的娛樂活動,例如,聽音樂會、打高爾夫球、看戲、看電影、觀看重大比賽等;感謝他人為你完成工作;祝賀他人提升、得到夢寐以求的職務、頭銜或者競選成功;給關係密切的朋友祝賀結婚、生子、結婚周年、喬遷之喜,分別時贈物留念,慰問病人,表示關心,拜訪做客時對主人容忍造訪者的打擾和給予接待表示的感謝,對顧客的惠顧與合作表示答謝,有緣相識,有緣合作等。有時是一個理由,有時有幾個理由。送禮更多的是滿足精神上的需要,讓接受禮物者能夠得到一份親情、友情、關心、愛護、鼓勵或者安慰。在如此多的理由中找到最恰當的一個並不容易,這就要看你的聰明才智了。

七、對朋友心懷感恩,而不是抱怨

印度有一句諺語說:朋友是抵抗憂愁與恐懼的衛士。與朋友相處時的那些傷害往往是無心的,幫助卻是真心的,我們應該學會忘記那些無心的傷害,銘記朋友對我們真心的幫助。

朋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抗拒的一個詞。並不是每個人都希望功成名就,但是每個人都希望能有朋友。朋友有很多種,有點頭之交的朋友,有吃喝玩樂的酒肉朋友,有因共同利益捆綁而成的利益朋友……但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可以填補精神上的空虛、驅趕精神上孤獨的朋友。當我們遭遇不幸和痛苦時,他們可以和我們一起分擔;當我們孤獨無助時,他們可以星夜兼程,不遠萬裏,向我們伸出一雙堅實的大手。他們在我們麵前無拘無束、毫無戒備,大家可以常聚在一起侃大山、聊家常、談事業,說什麼都會非常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