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利結人脈,在利益關係中挖掘終生朋友(1)(1 / 3)

一、圈子中隻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

人事的過往,感情的糾葛存在於所有有人的地方,利益場上更是如此。人情與利益摻雜,感情與利益衝突,傷人傷己。所以企業的良性運轉,更是企業中的每個人感情的良性溝通。

生意場上隻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因為有利益,就會互相合作,就會結成朋友。一旦存在永遠的利益,就有了永遠朋友存在的前提。

“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是英國前外交大臣傑弗裏豪在接受中央電視台記者采訪時說的。當時的背景是記者問到“英國為什麼跟美國那麼緊”時他這樣回答的。

常在利益場漂泊的人早已見多了身邊的變故,在利益麵前“背信棄義”的舉動,也聽聞了諸多為了朋友、情義寧可自己吃虧、被誤解的故事;也目睹了在同一單位,在一種“名”或“利”麵前,上演著種種喜劇、鬧劇。

“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有人說這句話很對,因為世界是千變萬化的,朋友關係不可能一勞永逸、千古不變。還有人說,朋友關係說穿了也是一種利益關係,是相同的利益促成了朋友關係,一旦利益發生衝突,朋友關係也就蕩然無存了。

既然身處生意場上,那麼就要遵循商業法則,在生意場上,隻有利益是最大驅動力。找到你們的共有利益點,生意場上的敵人也可以變成朋友,如果你把握住共同利益點,那麼生意場上交到的朋友關係也自然可以永續維持。

有一位歌手,在還沒有機會發片時,非常忠於自己的唱片公司,自己的老板,甚至和大不了他幾歲的老板成為了朋友,他不僅認真麵對每一次演出機會,更是常年住在錄音室,為自己即將發行的唱片做準備。他的所作所為讓他的老板很感動,於是投資了一筆錢,給他發片。在記者會上,這位歌手,深情擁抱了他的老板,並且信誓旦旦承諾,永遠屬於這一家公司!兩年後,這位歌手大紅大紫了,成為了一線歌手,開始有了天王氣派,在這個時候,他不再和老板提起曾經的諾言,在某一天,他留給老板一封信,悄悄和另外一家國際知名大公司簽了約。

“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這句話乍聽起來覺得沒有道理,細想起來也有點道理。話雖糙卻理不糙。正如那部縱橫捭闔、氣勢滂沱的《三國演義》開篇所言,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縱觀當今世界風雲變幻,細品上下幾千年滄桑曆史,深入探究國內國外、人文地理就會發現,無論是國與國之間,還是團體與團體、企業與企業,甚至人與人之間,是利益的鏈條將彼此拴在了一起,同繁榮,共富貴。然而,中國有句老話:利字一旁立把刀。當利益的鏈條和紐帶不複存在時,也是到了彼此分道揚鑣,甚至相互拆台的時候了。這時,無論是國與國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還是企業與企業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已不再是朋友,有的甚至反目成仇,變成了敵人。利益,可以將彼此兩個陌生的人熔煉成為朋友、摯友。同樣,為了利益,彼此一樣也可以成為損友、成為敵人。

生意間的合作說到底是為了利用別人的技術、資金來發展壯大自己的品牌,以前很多企業跟人家去合資,都是活不了了,去求人家投資來活命。而現在生意中合作的宗旨都是實現雙方的互利互惠,共同發展。

與晉商、徽商的發跡相似,潮商也是靠長途販運起家。與陸上販運所需的騾馬錙重相比,從事遠洋運輸的海船投資巨大,且不具備任何保護手段,其風險足以讓人扼腕。但正是由於這種海上商業活動所具的高利潤、高風險特性,促使潮商較早地形成了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商業夥伴關係。大商人擁有巨資,他們往往與中小商人合作,由他們出船或出資供中小商人出海經營,賺取巨額利潤,而中小商人也得以借船出海,去賺屬於自己的那份“經營之息”。在一條商船中,船主、販商與水手形成了嚴格的商業夥伴關係。船主從中小販商的商業利潤中抽取商銀,抽取程度按盈利大小計算,多賺多抽,不賺不抽。水手收入則根據船東抽銀多少而按比分成。一位為自己船上鬥毆不斷、船員視船上的重活如地獄而苦惱的荷蘭船長,羨慕地評價到:“中國船上,一切完全欣然、快捷、安靜、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