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水稻對於螃蟹來說既可以提供避陰場所,又可以為螃蟹提供休息場地。所以,整體來說,稻田養殖螃蟹是有著相互促進作用的。
但是這樣一來,對農民的要求就非常的高了。
首先就是,如果螃蟹投放太早,水稻還沒有完成移栽的話,那螃蟹就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刨地,所以投放螃蟹的時機非常重要。其次,在螃蟹共養期間,水稻的農藥使用是很嚴格的,很多的農藥都不能用。這樣一來,水稻的產量會比正常種植水稻的情況下有所降低,但是這點損失,完全可以通過螃蟹進行彌補,而且遠遠比損失的那點水稻要高的多得多。
李老板不知道啥時候也跑了過來,還厚著臉皮湊到肇國慶那邊找人要了螃蟹來看。
肇國慶誤以為他看中了自家的螃蟹,高興的跟什麼似的,簡直是有問必答。
正說著話呢,絜書記和北離離就過來了,李老板一看見他倆就連忙招手示意,等他們到跟前了,才拿著螃蟹興奮的對他們說:“這螃蟹養的很好啊!你們看,多肥!看這幾條小腿,每一條都孔武有力,這說明螃蟹在生長過程中有豐富的營養,他們撈出來的螃蟹,比我見過的在水庫裏拉網箱人工養殖的都要好!”
果然是行家啊,肇國慶一臉興奮地給李老板解釋說:“是這樣子的沒錯,我在內江打工的時候,就在靈照的養殖基地裏跟到老師們學習這些。用稻田養螃蟹,因為水位淺,光照條件好,不但有利水稻的生長發育,也有利於魚、蝦、貝類的養殖。
而且我們在種水稻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向田裏頭添加氮、磷、鉀等各種肥料,田水營養鹽類比較豐富,不僅為水稻提供了養分,還為浮遊生物、底棲生物、細菌以及大量的雜草等生長、繁殖提供了養分,而這些東西又是螃蟹的天然餌料;隨著螃蟹在水中遊動和覓食,不斷攪動和掀翻土壤層,又起到中耕鬆土作用,減輕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總孔隙度,改善了通氣性,協調了土壤中水、肥、氣、熱間的矛盾,同時還可以把肥料帶入根際,促進新根早生,提高根係的吸水促進水稻早生快發,提高有效分蘖率蟹活動攪渾了水體,增加了田水的吸熱性,使土溫增高,由於水淺而溫度高,不僅是水稻生長發育的主要環境因素,也是水產動物生存、生長的必要條件。
與此同時,螃蟹還吃掉了與水稻爭肥、爭光、爭空間的大量雜草、浮遊植物以及部分光合細菌,減少肥分損失。同時,蟹排泄的糞便,又是水稻的優質肥,可以肥田肥水,增加土壤肥力。
我還記得當初培訓的時候老師對我們說,養螃蟹的稻田比沒有養蟹的稻田出穗期一般能早3到4天,始穗期早了1到3天,齊穗期也早了3天左右,綜合一下,成熟期應該也能早上2到3天,另外還能增加水稻的出米率2%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