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易地搬遷(2 / 2)

到了2018年,水稻的產量每畝已經達到了1300多斤,比17年足足多了200多斤!

地裏的作物越來越值錢了,村民們的票子也越來越多了。怪不得何小鳳認為這次涉及到的128畝土地的流轉,要是依舊沿用1600元這個數字的話,會有大部分的村民不願意了。

這麼點錢當然滿足不了時下村民們的胃口了。但是當北離離繪聲繪色的給大家描述了“淘金古鎮”的發展前景,還有進行了土地流轉之後的村民們可以優先進古鎮去居住,從事和鄉村旅遊相關的活動後,無論是個體經營、還是村集體發工資,這部分收益加進來後,可就相當可觀了。

關鍵是身份轉變了啊!元寶村這些村民誰家不是祖上三代就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本來以為到了他們這代一輩子也就這樣了,可現在竟然有人跟他們說“流轉了土地就脫產了,搖身一變成古鎮居民”了,這個衝擊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就連一些相對富裕的家庭都心動了,其它這些還在貧困線上麵掙紮的家庭哪有不願意的!

……

接下來的日子,村裏又進入了緊鑼密鼓的搬遷還有改造當中。

先是前後村的劃分,把後村的住戶能往前麵搬的盡量往前麵搬。像肇國慶他就就從後村的坎下搬到了正街上的小2樓裏。雖然麵積沒有以前大了,但是房子新啊!

生活也比以前便利了不少,空調、wifi、熱水器、快遞、外賣一應不缺,簡直跟住在縣城裏沒有什麼兩樣了!

馬大姐家也完成了易地搬遷,不過她家的新房子並不在前村,而是在後村新規劃出來的一片住宅區裏。這裏的房子可就漂亮了,北離離硬是不顧所有人的反對,比到葫蘆村來的!

獨門獨院的小別墅風格,就此一棟,別無二家,他就是要豎起這個樣板房來。好激勵大家盡快脫貧,等有錢了,願意的村民也到後村來蓋自己家的小別墅!最好是一家挨著一家,把這塊新規劃出來的用地占滿了才好。

到時候他就把幼兒園和敬老院都蓋在這邊,比鄰古鎮,又有人文氣息、又顯社會關懷;當然了這其中的整體規劃以及布局,龔倩是都出了大力氣的!

做設計的,沒有不想自己的理想能變成現實的。隻是遺憾的是,甲方總是喜歡不懂裝懂;苦熬了無數日夜做出來的你認為最優的那一版方案,有些傻缺他隻看個封麵就給你打回來了“我不喜歡你這個方案,你再做一個來我看看”。

等你一邊詛咒他一邊又連續熬夜把新方案改出來交上去了,他又雞蛋裏挑骨頭;挑來挑去,把你折騰夠了,他也覺得滿意了。

至於他最終選的那個方案跟你最初的那個版本比是不是狗屎他都不在乎了——因為他沒看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