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發現巴爾米拉遺址(1 / 1)

巴爾米拉遺址現世

巴爾米拉遺址是敘利亞的一座古城,曾是波斯灣到地中海途中的一個重要城市。

1957年,在敘利亞沙漠地帶的石油管道工程附近,施工人員偶然發現了一處地下墓穴。輝煌的巴爾米拉曆史便在人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敞開了它深邃的大門。

由於巴爾米拉地處幾種文化的交彙處,其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藝術和建築既有古希臘、古羅馬恢弘大氣的風格,又有本地傳統和波斯文化的神秘與華麗。

巴爾米拉廢墟至今還保存有中央大街、石刻凱旋門、貝勒神廟、太陽城大殿、王宮和雕像等遺跡。

巴爾米拉遺址構造

在城中曲道回廊處有宮殿殘牆,一條斑駁的古道通向大殿深處,這就是著名的巴爾米拉大街。

大街建於2世紀哈德民皇帝統治時期,全長1600米,皆為石方鋪麵。與石道並行的是橫貫城市的天廊水道。這種天廊水道建築奇麗,氣勢宏大。

一根根間隔10米的浮雕石柱高10米,直徑達1米。據傳,其中的一些石料采自埃及阿斯旺。石柱橫托起沉重的青石水槽,槽下柱頂處嵌著華燈油座。

石槽橫懸在10米高空,相連成一條巨龍,仰臥在藍天白雲裏,十分壯觀。長長的廊柱,高大的門和門廊式街道是巴爾米拉城的特色,也是最讓人神往的地方。

這座古城有一個龐大的地下墓室,這個地下墓室非常大。能容納200多人,需經過分成幾段的階梯方能進入。這座地下墓室裏麵曾擺設著死者半身塑像,現在已被搬離了墓室,陳列在世界的幾個著名博物館內。

這些美麗的文明殘骸散布在荒涼的沙漠中,矗立在道路兩旁的750根石柱驕傲地高昂著頭,向今天的人們展示著昔日的風光。

巴爾米拉遺址意義

巴爾米拉地處幾種文化的交彙處,其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藝術和建築既有古希臘、古羅馬恢宏大氣的風格,又有本地傳統和波斯文化的神秘與華麗。

荒涼的沙漠中,四散著美麗的文明殘骸。宮殿、神廟、陵墓在這裏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廢墟是一個讓人滌蕩心靈的好地方,它屹立在大地上,矗立在天際中,天地人神四靈在這裏融會貫通。這裏,是人類精神的家園。

古代巴爾米拉人已經消失在曆史的煙塵中,隻有沙漠上的遺跡靜靜地立在地上,躺在地下,似乎還在溫習著當年的光榮與夢想。

巴爾米拉以它偉大的廢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人,如果沒有它的存在,巴爾米拉城注定會消散在人們的視線中。人們跨過漫漫黃沙,就是為了憑吊這個城市滄桑歲月中遺留的古跡。

閱讀點擊

“巴爾米拉”,取自希臘語“椰棗”,曾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繁榮、最有文化底蘊的一座綠洲城市。美術史家分析,巴爾米拉建築文明比羅馬文明出現得更早,在受到古希臘和古羅馬影響之前,帕爾米拉的建築和裝飾就已經被其入侵者模仿和實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