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個人日記、劄記

一、個人日記、劄記的含義

凡用於個人生活、工作、學習、事務方麵的材料都屬於個人日記、劄記。

二、個人日記、劄記的特點

1.社會性

社會生活是由集體和個體活動構成的,社會中的每個成員除了公事還有許多個人的私事。

2.寫作性

個人寫作以溝通個人交往、交流為己任,是以解決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需要為寫作目的,是為了有用而存在的。

3.靈活性

個人寫作和其他寫作一樣,一般都有相對固定的寫作格式和樣式。

三、個人日記、劄記的寫作範例

1.日記

[例1]

28日上午寄二弟信並本月家用百元(28)。寄陳××信。午後得羽太家信,22日發。晚王種猷邀飲於華賓館,席中皆同事。夜歸見魏福綿留重複。始用爐火。

[例2]

2月12日(正月初二)星期五

晨6時半起床,7時一刻往公園吸新鮮空氣。街上往來人都衣冠楚楚,手夾賀年片夾,相遇互揖,要不爬在地下磕一個頭,口稱“恭禧發財”。十五年前,也曾過過這種生活啊@!

早飯後信步走去,到北城打了一個轉,途逛壩陵北街之“關帝廟”,建築頗為嬌小富麗,又到城隍廟,處處表現老朽狀態。11時經按司街回。

午後到圖書館。閱報後,借來屠格涅夫之《父與子》一部,這是一部外已聞名而未能讀的名著。晚讀完第一分冊。譯筆流利俏皮。

右牙床舊疼複發。

到國外留學之心,時繞腦際,不知本年如願否?

[例3]

×月×日星期×睛雷鋒同誌:

願你做暴風雨中的鬆柏,

不願你做溫室中的弱苗。

這是一篇在內容上向“自勵”單一傾斜的日記。表現了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同誌的人生觀。

[例4]

1973年10月19日,大同

我們在晨寒中正要出發,他們告訴我們說,我們是來這裏參觀的第一批美國人。除上月蓬皮杜總統一行外,很少有外國人來這裏參觀。

我們參觀了一個叫“萬人坑”的地方,我本以為那是被日本人扔進1萬具屍體的地方。隻是到後來看了兩個這樣的坑,並聽說山西附近地區和滿洲礦區有20多個這樣的坑以後,這才使我想起“萬”字在漢語中是形容“多”的意思。

在日本人的統治下,礦工及其家屬住在用鐵絲網圈起的相互隔絕的圍子裏。他們挨打受餓,常常死於霍亂之類疾病。有些人起來反抗,就像我們看到的那樣被活活地扔進坑裏。我們看到了一些骷髏的照片,說明這些人死前手腳都已被砍斷。死屍的確是無法用數字計算出來,因為這裏還有許多小坑,很多屍體就扔在荒山上,還有的被燒掉了。

在一個廢礦井的入口處,在電燈的玻璃護罩下,有大批的骷髏骨架。但我認為總共也超不出100具左右。他們都保持死時的原狀,土褐色的地麵上盡是土褐色的骨頭,慘狀目不忍睹。我聽說在日本占領時期,礦工們常是幹兩三個月的活之後就死掉了。

僅在1937年到1945年間,在大同地區礦井中,日本人就殺害了6萬多人,在第二口礦井入口處,擺著許多中國人表示哀悼的紙花圈。

這是一則向某一題材單一傾斜的日記。它是由美國新聞工作者蘇茲貝格寫的一篇新聞日記。作者以客觀記實的筆調,以親眼所見和親耳所聞的事實和資料,記敘了日本鬼子侵華時期僅在山西大同一帶就殘酷屠殺6萬多中國人的滔天罪行。它在敘述方式上也較單一,自始至終都是記敘。

[例5]

1848年3月15日,布達佩斯

匈牙利的自由呀,在你誕生的這一天,我向你致敬!我曾經為你祈禱過和鬥爭過,現在我第一個對你表示歡迎。我歡迎你,我的快樂是那樣大,正如我們過去沒有你的時候,我的痛苦是那樣深!

哦,我們的自由,甜蜜的可愛的新生兒,願你在世界上長久地活下去!活下去吧!——隻要還有一個匈牙利人活著的時候。假如我們民族的最後一個子孫將死亡,那你就在他的身上蓋上裹屍布……但是,假如你最後遭到死亡呢,那麼就把整個民族都帶到墳墓裏去吧,——沒有你,活下去那是恥辱;和你一道死亡,——那是崇高的光榮!

我用這些話來歡迎你,願它們今後成為你生活中我對你說的祝福的話吧。祝你幸福!……我不敢想望,在你的道路上,你不會遭到什麼危險,——永恒的平靜的生活,那無疑就是半死不活,但願你時時刻刻都會有足夠的勇氣來戰勝一切不幸!

已經是深夜了。美麗的嬰兒,祝你晚安!你是美麗的,你比我們這裏所有自己的同伴們都更加美麗,因為你總不像他們一樣在血泊裏沐浴;你是被快樂的明淨的淚水洗幹淨的。當作你搖籃中的枕頭的,並不是寒冷的僵硬的屍體,而是無數顆熱情跳動著的心。祝你晚安!……假如我睡著了,你就在我的夢裏出現吧,但我希望你像我成年時的那樣子,——堅強有力,容光煥發,全世界都要對你表示尊敬。

這是一則向某一種表達方式——抒情作者單一傾斜的日記。作者裴多菲以火一般的熱情,抒發了他對匈牙利於1848年獲得“出版自由”時的狂熱歡呼和虔誠的祝福。全篇感情激越,確切地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深刻地表現了一個為自由而戰的戰士獲勝時的欣喜若狂的心情;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是一篇極美的抒情散文詩。

[例6]

1981年10月24日晴

中午11點鍾開始打吊針,輸入了些紅黴素和青黴素,看來單這些抗菌素並不能控製病情的發展,從胸透情況來看,很不好。從整個發病過程來看很像肺癌。如果真是那樣,你怎麼辦?絕望嗎?

在這個時候你要冷靜,因為情緒的波動往往會使病情急劇惡化,如果真快要死了,並不可怕,遺憾的是所做的一切太少了。

我想起保爾的一段話: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時,也還能用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民服務。因此,我決定和解梅一起譯完那本書。

這則日記屬主從傾斜。開頭簡約地記敘了病情在惡化,接著以主要篇幅用來發表她的感議,較為突出地表現了張海迪崇高的人生觀、價值觀。

[例7]

1938年8月21日,午後8時。

今天動手術,我的確累了。一共做了十個,其中五個是重傷。……盡管我的確是很累了,但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高興過。我十分滿足。我盡了我的一份力量,我有什麼理由不高興呢!特別是看到自己的生活是如此充實,工作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從早上五點半到晚上九點鍾,沒有一分鍾的時間白白度過。這裏需要我。

我沒有錢,也不需要錢。能和這樣一些以共產主義的生活方式(我指的不是談吐方式和一般所謂理性思維方式)生活的同誌們一起,是我畢生最大的幸福。他們的共產主義是又簡單,又深刻,像膝關節顫動一樣的反射動作,像肺呼吸一樣用不著思索,像心髒跳動一樣完全出於自動。他們的仇恨是不共戴天的,他們的愛能包容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