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洛書神篇(1 / 3)

第三章 關於王凱魂的神奇傳說,苗君儒不但從潘教授那裏聽到,更從那些盜墓人的嘴裏聽到不少那些人一提到王凱魂這三個字,不由得露出非常崇敬的神色來。

相傳周朝滅商後,“河圖洛書”落到大周朝丞相薑子牙的手裏,精通術數推演的薑子牙,在研究完這兩本書後,對這兩本書做了一些注解,還加上自己的觀點和對“河圖洛書”理解,那就是集術數推演、天文地理、風水堪輿為一體的《洛書神篇》。

考古與盜墓雖然屬於不同的兩個領域,但是在很多時候,是有很多共同點的,一個優秀的考古學家,除了擁有淵博的學識外,還是一個一流的盜墓高手。當然,考古挖掘是在研究曆史,不能用“盜”這個字,而盜墓者,卻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去挖掘墳墓的,但是二者進入墓穴的手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很多考古學家都認識不少盜墓人,從而學到不少在書本和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苗君儒也認識不少盜墓人,他在畢業的那年,就已經能夠熟練地用盜墓的專用工具——洛陽鏟,來打洞探究地下墓穴的位置。

關於王凱魂的神奇傳說,苗君儒不但從潘教授那裏聽到,更從那些盜墓人的嘴裏聽到不少那些人一提到王凱魂這三個字,不由得露出非常崇敬的神色來。

盜墓人中相傳著一句話:凱魂摸金,嚇死鬼神。

摸金是盜墓人的隱語,就是盜墓的意思,凱魂指的就是王凱魂。盜墓人雖說幹的是那樣的營生,但是也有很多禁忌,他們都認為每一個墓葬裏,都有護墓鬼神,小墓有鬼大墓有神進入墓穴後,都要點燃一盞燈和三支香,求護墓鬼神放過自己,有的還會燒一些冥錢賄賂護墓鬼神。通常說人死歸冥,用的都是冥間的金銀,而墓葬裏的那些財物,都是生人用的留在墓穴裏,實在太浪費了,所以盜墓人才求護墓鬼神通融一下,將墓葬裏的財寶讓自己挖出來。據說天下沒有王凱魂找不到的墓,也沒有他挖不開的墓,別人忌諱護墓鬼神,而他卻百無禁忌,仗著一本曠世奇書,練就了一套驅鬼降魔的法術,有人曾經親眼見到他在一個漢朝皇帝的陵墓中,和護墓之神大戰了幾十個回合,最後護墓之神被他收到一個小瓶子裏了。

這樣的一個傳奇性的人物,怎麼會在進入明孝陵後被墓火燒著呢?

這件事發生之後,很多地方都讓苗君儒感到很疑惑,有些事情實在太古怪了,也來得太突然。

就拿眼前的王凱魂來說,居然可以配製出一種把自己變成怪物的藥,估計藥方也是從那本曠世奇書上得來的。

那到底是一本什麼書呢?

“姓苗的,快點過來拜吧,別逼我們殺你,”田掌櫃叫道。

綁在柱子上的王凱魂不再發出慘叫,而是一聲聲野獸般的低吼,他拚命地掙紮著,幫在他身上的鐵鏈“嘩嘩”作響,似乎隨時會斷掉。

他身上的魚鱗一片片地長著,原先隻有胸前才有,現在腹部和雙手上都長滿了,手指也變得與常人不同,與這尊雕像上的一模一樣。

在發出一聲悠長的低吼後,王凱魂雙臂一張,力氣大得令人不可思議,竟然將綁在他身上的鐵鏈掙斷。

“哈哈……我成功了!”王凱魂仰頭發出一陣大笑,“傳說是真的,我終於變成了!”

那幾個漢子和田掌櫃齊刷刷地朝王凱魂跪下,叫道:“參見蟄神!”

用藥物可以將人變成這樣,真的是聞所未聞。苗君儒呆呆地望著這隻向他走過來的怪物,他並不害怕,隻是覺得太奇怪了。

“我從你的眼中看到了來自你內心的驚訝,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王凱魂走到苗君儒麵前,他的聲音顯得很粗獷深沉,“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東西,人類是無法理解,也無法解釋,我得感謝你,要不是你,我不會成功!”

“你的意思是我幫了你?”苗君儒問。

“是的,”王凱魂說道:“是潘教授理解了那本書上最後的兩句話,並要你告訴我,那就是要想成功,必須置於死地而後生。”

“你是指你手上那本曠世奇書?”苗君儒問。

“哈哈,你可能還不知道我手上的是一本什麼書吧?”王凱魂說道:“你拜過娘娘,就是我們的人了,田掌櫃會告訴你的!”

在眾人的注視下,苗君儒朝那尊雕像跪了下去,田掌櫃站在旁邊象念經一樣地說著誰也聽不懂的話,那是一種特定儀式下的禱告。

苗君儒表現出一副很誠懇的樣子,朝那尊雕像拜了幾拜。

“好了,”田掌櫃說道:“你算是我們的人了,跟我走吧!”

“去吧,”王凱魂說道:“有些事情沒有必要對你隱瞞,該知道的還是要知道!”

田掌櫃朝王凱魂頜首道:“謹尊神旨!”

苗君儒跟著田掌櫃出了門,外麵有一個仆人模樣的人提著燈籠在前麵引路。農莊內顯得很幽靜,隻有那細微的蟲鳴聲。

穿過一道拱形的院門,他們進了另一個院落,由於夜色太黑,周圍的景物看得不是太清,但是可以聽到腳下傳來的流水聲,腳下踩的和燈光所照見的地方,都是竹子做成的。走了一陣,那個仆人在一間房門前停住。

苗君儒記得在這個院落裏轉來轉去的,走了足足二十分鍾,看來這個院落還不小。田掌櫃推門進去,點燃了油燈,對外麵的仆人說道:“你先回去吧,等下過來接苗先生去客房休息!”

那個仆人漸漸遠去了,苗君儒站在門口,朝周圍看了一下,黑乎乎的根本看不清,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估計離天亮還早。

他走了進去,見屋裏的床椅等擺設也全都是竹製的,和雲南那邊苗家的竹子筒樓沒有什麼兩樣,他在一張竹椅上坐了下來。

田掌櫃從衣袋內拿出一封信,遞給苗君儒,說道:“你看看吧!”

苗君儒從信封中拿出信紙,見是潘老師的筆跡:王長老台鑒,你所托之事已辦妥,有人已經查到我與黃帝玉璧的關係,當務之急,勢必找出玉璧,切不可讓玉璧落入野心者之手。我學生苗君儒,學識淵博,為人正義,乃猴年龍月龍日生人,合六爻之數,乃是盜取定海神針最佳人選。你上封信中求我破解的那六個字,應出自曠世奇書下卷《洛書神篇》,我苦思多日,實無法猜透其中奧秘。據民間傳言,《洛書神篇》中有一奇方,可使人蛻變成蟄龍,身具翻江倒海之神術,我認為那不可信。

下麵的日期是民國17年5月。

信是兩個月前寫的,看完信,苗君儒沉默不語。原來王凱魂擁有的曠世奇書就是《洛書神篇》。

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此前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河圖”與“洛書”被世人並稱為“河圖洛書”,“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太極、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風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河圖之象、之數、之理、至簡至易,又深邃無窮。最早記錄在《尚書》之中,其次在《易傳》之中,諸子百家多有記述。一般認為河圖為體,洛書為用;河圖主常,洛書主變;河圖重合,洛書重分;方圓相藏,陰陽相抱,相互為用不可分割。

“河圖洛書”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後人對“河圖洛書”研究後繁衍出來的著作,實在舉不枚舉,但是有一本著作,卻是眾多著作所望塵莫及的。

相傳周朝滅商後,“河圖洛書”落到大周朝丞相薑子牙的手裏,精通術數推演的薑子牙,在研究完這兩本書後,對這兩本書做了一些注解,還加上自己的觀點和對“河圖洛書”理解,那就是集術數推演、天文地理、風水堪輿為一體的《洛書神篇》。

多少年來,無論是堪輿大師,還是學術名家,而或是權臣謀士,都夢想得到這本曠世奇書據說這本書共分三卷,上卷是對“河圖洛書”的注解和術數推演,還有為人處世之道;中卷除星象地理定位外,還有行軍布陣之法,安邦定國之理;而下卷則是一些遠古奇藥之方,風水堪輿之門,驅鬼降魔之術。擁有此書者,可以借書中之法術,成就一番大業。

可惜由於曆史紛爭,三卷《洛書神篇》變得支離破碎。上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被老子毀掉了,據傳老子看過上卷《洛書神篇》,認為薑子牙對“河圖洛書”的注解過於個人化,太膚淺了。他認為應該以“道”來解釋“河圖洛書”中對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於是,他認為《洛書神篇》不應該存在世上,以免貽害後人,當場就把上卷《洛書神篇》丟在火爐中燒了,這令後人憤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