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寂靜之中,全場都緊盯著前方的舞台。
這次的舞台差不多算是一個四麵台,隻在其中搭起一條小道作為樂手們上場的通道。
對於樂手們而言,他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被拉到了最近。
而對於觀眾而言,這樣的距離給了他們最好的視角,能夠將自己喜愛的樂手的表演完全收入眼底。
上千名觀眾環繞在身側,這樣的壓力也不小。
而作為開場選手,梁音便是在這樣的時刻出現在眾人眼中的。
她一身簡單款式的西服,頭發整齊梳好,一絲不苟之中又因著她冷冷的表情透露出一點別樣的魅力。
現場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知道這次的開場應該是一首小提琴獨奏。
大家都不自覺期待起來,畢竟,小提琴,它好聽啊!
作為開胃菜再適合不過了。
蘇歆想過是讓梁音演奏一首激昂的曲子還是選擇抒情曲。
前者可以很好地調動觀眾的情緒,後者則是更加能展現出她的優勢。
最後,她選擇了一首經典抒情曲目——《D大調卡農》。
這也是一首很多人都聽過其中一部分曲調的卡農音樂。
很多人會以為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卡農》,實際上,卡農是一種音樂體裁,許多音樂中都有卡農的存在。
而蘇歆選擇的這一首《D大調卡農》算是傳播最廣的一個,雖然說在地球的時候,卡農的一些曲調已經成了許多缺乏創新性的音樂人使用的模板,但是也不能否認,其樂章中的優美性。
隻見梁音從出現在眾人視線中起便是一派淡定的模樣,她安然地像是在自家後花園裏閑逛。
這樣的情緒自然也感染到了與她相距不遠的觀眾們。
本來還跳動地很快的小心髒就這麼被安撫下來。
隨後便見她準備好,開始了演奏。
從第一個音出現起,小提琴的琴音便立刻占據了所有人的大腦。
他們幾乎都被這樣沉靜幽寂的聲音迷得找不到北。
一開始的琴音更多的是帶著孤寂的。
尤其是梁音獨自站在舞台中央,麵對著所有人優雅地拉動著小提琴,一瞬間,這樣的姿態便被孤獨籠罩著。
而後,樂曲的節奏發生了變化。
這首曲子之中難度最高的地方便是中間的節奏掌握。
許多技術不到家的人便會將其中的節奏轉換弄得一團亂麻,別說是小提琴的優美旋律了,甚至能給人聽出一種彈棉花的感覺。
而梁音的技術顯然是在線的。
她的節奏轉換絲滑無比,在所有人都沒有將關注放在其中的時候,便完成了自然的轉換。
節奏變化之間,那旋律的演奏也沒有落下。
等到一曲結束,所有人都有一種自己被洗滌了心靈的想法。
小提琴抒情起來真就沒有別的樂器的事情了!
音樂結束,不少人才緩緩睜開眼睛。
掌聲響起,梁音沒什麼表情的臉上終於有了些微的變化。
她的開場表演已經給這一場音樂會打好了基礎。
包廂中,對於這個表演的認可度也頗高。
“這個曲式大有可為啊!”
有人將目光放在幕後的蘇歆身上:“她與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懂創新,這一點對於咱們這個圈子是最重要 。”
否則,整個圈子都將是一潭死水。
而從蘇歆出現開始,到如今,已然對越來越多的人都產生了影響。
鯰魚效應不管是在哪裏都有一定道理。
還有人對於梁音的未來也很看好:“這個小提琴手的技巧在這個年齡段已經是最強的一位了,更重要的是,她的演奏中有樂感。”
這種樂感是很玄的。
有的人能挑戰最高難度的樂曲演奏,但是奏出來像是機器一般,讓人聽著也不會有沉浸其中的感受。
這就是沒有樂感的結果。
對於頂級樂手而言,這種樂感甚至比之高難度技巧更為可遇而不可求。
開場表演結束。
有了這個開場,觀眾顯然更是期待起後頭的表演了。
“後麵會有多精彩,我都不敢想!”
一個粉絲十分輕聲對著身邊的另一個粉絲說。
“不用想,馬上就到了!”
很快,一行六個人拿著同樣的樂器出現。
“琵琶重奏?”
有人認出來走在最前麵的人:“這不是蘇歆嗎?”
包廂中發出疑惑。
“她還會彈琵琶?!”
隨後先是一陣沉默。
所有人都在腦海中思索了一會兒,確認自己沒聽說過這個消息。
便聽到一個聲音說道:“也不是不可能。”
“按照蘇歆這個風格,她確實像是幹一行學一行的....”
雖然沒聽說過,但是他們之前不也沒聽說過她學習了指揮嗎?
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