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風起雲湧(1 / 3)

大明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剌部落太師也先率部攻打大明,以明廷減少賞賜為借口,兵分四路,大舉攻明。

大宦官王振不顧朝臣反對,慫恿英宗禦駕親征,七月命皇弟郕王留守京師,英宗率軍五十萬親征,出居庸關,一百多名文武官員隨行。行至土木堡被瓦剌軍隊追趕上來,將明軍團團圍住,兩軍會戰,明軍三大營精銳損失殆盡,王振被部下樊忠一錘砸爛腦袋,英宗被俘。

瓦剌太師也先大喜,欲以英宗為質,作為長期飯票,向明廷索取贖金。

同年九月初六,郕王登基,為景帝,奉英宗為太上皇。也先見敲詐不成,便大舉入侵中原,並以送上太上皇為名,令明廷各邊關開啟城門,趁機攻占城池。十月,瓦剌大軍攻陷白羊口、紫荊關、居庸關,直逼大明京師。

十月初六,瓦剌太師也先挾持英宗入犯京師,京師告急。

京師岌岌可危,城破,則北方半壁江山必將不保,大明的國運也將從此改變;若敗,大明必蹈前宋之覆轍,無數漢人百姓又將陷入水生火熱之中。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

日暮西山,殘陽如血。幾縷西風,落葉紛紛。半江瑟瑟半江紅,一帆孤影一立人。“落花飛隨辭舊事,西風漸沉黃昏愁。男兒誌當為國殤,隻劃秋橫闊江流。”

“好一句‘男兒誌當為國殤,隻劃秋橫闊江流。’敢問兄弟可是北上京師,保我漢人江山?”

江邊走近五人,隻見為首一人,約莫二十來歲,生的器宇軒昂、濃眉闊臉,身上銀莽戰甲在夕陽餘暉下閃著熠熠光輝,腳下燦銀的精鋼真武戰靴更顯其英姿勃發。他身後四人均是上身著銀莽戰甲、腳蹬精鋼真武戰靴,好一個五虎上將的派頭。

為首那人踏前一步,抱拳道:“在下裂軍門大弟子仇百川,小哥能否搭載我們師兄弟五人前往京師?”

“哼,想搭我們的船,先問過我同不同意!”那船艙中突然一人飛身而出,隻見他腳尖在船舷側端一點,整個人如雄鷹一般向岸邊飛來,途中也未曾點水,數十丈距離竟頃刻便至,麵對岸上五人滿臉的傲然。

此人輕功疾如蒼鷹搏兔,勢如猛虎下山,想必功夫也一定十分了得,仇百川暗讚一聲,卻也未曾露出半點畏色,“各位師弟先行散開,讓我來領教一下這位兄台的高招。”話既落音,便不再語。

那人年紀約莫二十六七,身著一襲青衫,儒生打扮,卻偏偏麵相粗獷,負手傲立江邊給人以一種難以親近的感覺。

見裂軍門四人散開,鼻子裏冷哼一聲,去不見他如何發力雙掌便已至仇百川兩肋,仇百川大驚,卻也未慌,竟任由他雙掌切在肋間。

“金鍾罩!”說話間那人雙掌已化作拳,身體彎過仇百川腋下瞬間即至身後,雙拳直奔仇百川太陽穴。太陽穴乃金鍾罩弱點之一,仇百川哪能容他得逞,迅速彎腰一個回旋踢,那人卻不閃不避,雙拳勢力未變,不過此次的目標卻是改成仇百川的雙腳。

拳腳相碰,仇百川一個翻轉落地,後退數步,腳下傳來陣陣麻痛,再看那人,卻在原地隻左腳退了半步,上半身猶如磐石一般,紋絲未動。

“拳腳你不是我的對手,你還是使槍吧。”那人左腳跨前半步,傲然而立。

仇百川胸中打起十二分精神,再不謙讓,右手接過師弟拋來的長槍,輕撫槍身。突然,仇百川轉為背持長槍,槍頭直指前方那人,瞬間槍尖發出一身龍吟,整支長槍猶如蛟龍出水,周圍空氣像被撕裂開一般,再看那槍尖,似乎百花齊放,猶如萬箭齊發。眼看那人就要做了這槍下亡魂,這時那人的身影卻如鬼魅般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所有幻影都全向萬箭槍頭不退反進,令旁人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