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此一招,就讓地方也隻能接受朝廷的這一場變故,默認了朝中人員的更迭,讓黃鳴真正地走到台前。
……
而對黃鳴來說,這一切還隻是開始。
他所以先把嚴嵩頂在前頭,除了因為對方最先投靠過來外,更在於他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人。
嚴嵩固然是大明朝有名的貪官奸臣,但有一點卻是可取的,他是個柔媚惜命的聰明人。
正因有這一特質,他才能在嘉靖這等猜疑寡恩的皇帝身邊一做首輔就是二十年,換了他人,恐怕早因為各種事情而被罷官甚至丟命了。
沒有太高底線的嚴嵩現在隻一心想著巴結好黃鳴,保命的同時,還能過首輔的癮。
所以對黃鳴的諸多安排,他自然是全力支持,不敢有絲毫的違背。
於是,在接下來的兩年內,一條條政令以內閣,以皇帝的名義不斷下發天下各地,從而開始不斷地改變大明朝兩百年來的權力架構。
之前二十年在南京,黃鳴可不止是修身養性,他對整個大明的官府架構和運作也是做了深入了解的。
如此,當這次終於有了機會大幹一場時,自然就能有的放矢,一點點去做出改變。
比如各地縣令的人員安排,以往總是由新科的進士去任職,這顯然是有大問題的。於是黃鳴這次就把手一揮,改成了從各地選拔出能力出眾的吏員,重新安排後,往異地為縣令。
再比如那些考中科舉的進士們,則被他或安排留在翰林院中修書,或直接把人放到地方任教諭一類的教書官……
於是,一道道改變原來成規的旨意下達,固然也曾引發幾場騷亂,但在地方官軍的壓製之下,這少許的不滿之聲很快就消失不見。
倒是京城,這段日子裏完全被黃鳴控製在手,幾乎沒有人敢提出異議。
唯有宮裏某些人,眼見大權盡數落到他黃鳴之手,心下多少有些不滿,想要陰謀做些什麼。
但在有黃錦幫著盯梢的情況下,他們的這點陰謀自然也不可能真正成形,還沒開始,就被黃鳴帶人給徹底剿滅了。
然後以這些人為引子,黃鳴直接把矛頭對準了李芳和秦福這樣的宮中大太監。
皇帝身邊有一個黃錦就足夠,不需要太多人來幹擾,分薄自己對嘉靖的控製。
於是這兩個大太監,也在之後死得無聲無息。
至於陸炳,到了此時才發現黃鳴的野心遠比自己想的要大,還想做出反抗。
但和那些宮中大太監一樣,此時的他早被黃鳴盯上,就是錦衣衛裏,也有黃秉昆、徐行之這樣的人為黃鳴辦事,自然不可能讓他翻起半點浪花來。
於是在嘉靖二十四年的正月裏,陸炳被人發現暴斃在自己的府中!
到了這一步,許多人終於發現,黃鳴如今已經掌握了太大的權柄,尤其是兵權,更有多半在其手,他似乎已經成為了大明朝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