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扳著指頭算了算,不解地說:“算上皇後娘娘,皇上有六位蒙古後妃,七位滿族後妃,六位漢妃,不過正妃裏,隻有一位是漢人,娘娘怎麼想起來問這個了?”
端順妃的嘴角露出苦意:“那你再算算,這些後妃裏,有幾位誕下皇子和公主的?”
柳葉細想了想,算完不由一驚:“包括娘娘在內,六位蒙古後妃,無一育有子嗣,倒是幾位漢人娘娘,雖說有的生下來早夭了,可都懷過,滿人娘娘裏,寧妃娘娘有皇二子,康妃娘娘有皇三子……”
她有些明白過來:“不是說蒙滿聯姻是咱們大清的開國方略嗎?皇上為何不讓娘娘等人懷上龍嗣?”
一個兩個還好說,六位蒙古後妃,沒有一個有子嗣的,要說不是皇上刻意為之,柳葉都覺得無法解釋。
“本宮從前也不明白,也就是這兩年,才想明白了這個道理。隻怕,就連本宮先前得蒙聖眷,也不過皇上做做樣子罷了。表麵看來,他對我們蒙古來的後妃,好像十分看重,其實啊,他把對太後娘娘壓著的那份心,全還在我們身上了,他不喜的,不止是靜妃。”
端順妃心裏滿是苦澀:“要論位份,我們蒙古六位後妃,無疑是這宮裏最尊崇的,可要論愛重,皇上最寵愛的,還是那些漢人出身的妃子,連個宮女,都能成為庶妃。就衝皇上這份心,你說,那位天生麗質不說,還精通滿漢文化,再加上有心爭寵,她要進了宮,誰能比得了?”
端順妃自嘲地一笑,“別說我們,就是坤寧宮先後住的那兩位,何嚐不是因為是太後家的人,才得以入主中宮!你不懂,對於皇上來說,那位不僅美,而且長得最像他的心上人,還知情識趣,能和他說到一起,你說,她要進了宮,本宮這些不得聖眷的,拿什麼和她鬥?”
“這麼幾年,本宮也瞧出來了,咱們這位皇上啊,越是得不到的東西,就越是心心念念著,若是阿貞肯入宮為妃,那位未必能夠得勢,可她要是不進宮,那位就是她的替身,再加上那位也不是個等閑之輩,隻怕這宮裏頭的平衡,從此就要打破了!”
柳葉道:“娘娘,您既然知道這點,又何必放在心上?不管怎麼說,在皇上的心裏,最喜歡的還是貞格格,依她的性子,就算進了宮,也不會奪去這宮務之權的。”
主子曾說,得不到聖心,就得些實惠的東西,皇後娘娘年幼,為人端正,這宮務之事大部分都倚仗著主子,這冊立兩妃之事下來,主子最擔心的,就是手裏的實權,今晚聽主子這一說,還真是有些麻煩。
端順妃冷笑一聲,道:“隻怕就算是阿貞入宮為妃,她的性子剛毅,也未必是那位的對手,皇上喜歡漢女,不就是喜歡那股子溫婉柔媚勁嘛?男人啊,最喜歡的,還是那白蓮花一般的女子,那位,可就是其中翹楚。說來也怪,阿貞雖是漢女,卻頗有我們滿人格格的爽朗率真,那位倒像漢女,柔得像水似的,本宮要是個男人,也得被迷化了。”
在這後宮之中,皇後也罷,貴妃也罷,若是沒有皇上的恩寵,就連那閹人,也會對你慢待幾分。她不想爭,可她不能不爭!
端順妃緩緩地閉上眼睛,唇邊浮起的笑,越來越冷。
有了滿漢皆通的兩位新人,皇上就更該忘了她們這些蒙古後妃了,大清江山越穩,她們這些蒙古後妃就越受冷遇,這後宮之中,果然是沒有真心的!
可是,她怎麼能就此屈服?她,博爾濟吉特·玉華,大蒙古數得著的美女,就是皇後娘娘,也要避讓她三分,豈能叫人欺到頭上來!
端順妃的一雙手,將她腹上放著的那個抱枕按了下去。
就算烏雲珠美貌又怎麼樣,從前那麼多的嬪妃,一個個花容月貌,一個個聰明機警,不照樣一個個都敗在了她的手裏?
她比她們更明白,不管如何算計,從來沒有一個女子能夠算計到皇上的真心,既然得不到真心,那就要安身立命吧,她相信,隻要舍得,她終將笑到最後!
伸出蔥白一樣悠長的手指,端順妃輕輕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微微地睜開眼,淡淡地道:“去,把宛如給本宮帶過來!”
頓了頓,她輕輕一笑,道,“那烏雲珠雖然相貌好,通習滿漢文化,她的族妹,董鄂·宛如比起她來卻也不差,本宮倒要看看,她們兩個碰上了,皇上會更憐愛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