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0章 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1 / 1)

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把工作當成一種苦役,而有的人卻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這是因為前一種人總是以一種消積的心態看待自己的工作,而後一種人則以積極的心態看待工作,並學會從工作中尋找快樂的緣故。

偉大的事業是由無數個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積累而成,小事情幹不好,大事情也不會幹成功。

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

他們向蘇格拉底請教:“快樂到底在哪裏?”

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

這群年輕人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到一邊,找來造船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挖心,造出了一條獨木船。

獨木船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蕩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

他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蘇格拉底道:“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的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突然來訪。”

工作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快樂與幸福的獲得。要從工作中找到對自己的信心,充分發揮本身的潛能,創造事業及財富,才算成功。一個不快樂的工作者是無論如何跟這目標南轅北轍的。但有一些則是以錢財多作為工作終極目標豈不悲哉。

幾乎每個人心中都有規劃著事業上的宏偉藍圖,渴望著在自己所處的工作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所以,我們應學會從工作中尋找快樂,把枯燥的工作變成一種享受。

薩姆爾·沃克萊剛剛進入工廠時的工作就是日複一日地擰螺絲釘,就像《摩登時代》裏卓別林扮演的那個工人一樣。看著一大堆螺絲釘,沃克萊滿腹牢騷,心想自己幹什麼不好,為什麼偏偏來擰螺絲釘呢?他曾經想找經理調換工作,甚至想過辭職,但都行不通。最後他考慮能不能找到一個積極的辦法,使單調乏味的工作變得有趣起來。於是,他和工友商量開展比賽,看誰做得快,工友和他頗有同感。

這個辦法果然有效,他們工作起來再也不像以前那樣乏味了,而且效率也大為提高。不久,他就被提拔到新的工作崗位。再後來,他成了火車製造廠的廠長。

變化繁多的遊戲總比單調的遊戲來得有趣。同樣的道理,富於變化的工作可使人們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並享受無窮的樂趣。所以,我們應調整心態,學會從工作中尋找快樂。

亨利·卡文迪許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他去世60年後,人們為了懷念這位傑出的學者,在卡文迪許學習過的劍橋大學,以3萬英鎊資金,建造了世界著名的實驗室。

卡文迪許生前也曾有過一段貧困的日子,但是,他很快就交上了好運。

在一個嚴冬的下午,突然一輛豪華馬車停在卡文迪許的家門口,從車上跳下來一個衣著入時的使者。他自稱是倫敦銀行派來的,特地送來一張存款單據——1000萬英鎊。這麼大的數字,真使卡文迪許目瞪口呆了。經了解,這筆巨額財產是卡文迪許一個姑母給他的,這使卡文迪許一夜之間成了最富有的人。

但是,卡文迪許不愛金錢,隻愛實驗。他有這麼多的錢,除了給自己建立一個設備一流的實驗室外,其他都原封不動地存入了銀行。自己則一頭鑽進實驗室,整天跟儀器和藥品打起了交道,樂此不疲。卡文迪許雖有大筆存款,是英格蘭銀行的最大客戶。但他不理衣著,全心致力於科學研究,無暇顧及生活瑣事。他的衣服大多是過時的,扣子掉了也不管,有時褶皺遍身。一次,他到皇家學會去,順便穿了一件在實驗室工作時被硫酸燒壞了的破大衣,以致被學會的職員認為是個流浪漢,說什麼也不肯讓他進去,待他通報了姓名,學會的職員才連連道歉,請他進去。

平時,卡文迪許吃得也很簡單,就是偶爾請科學家吃飯,一般也隻是一條羊腿。仆人笑著提醒他,一隻羊腿不夠五個人吃,他才改口說:“那就準備兩隻吧!”當人們問他那樣有錢,為什麼又那麼“寒酸”時,他自信而無愧地說:“我認為科學家的時間應當最少地用在生活上,而應當最多地用在科學上。”

把時間和金錢,最少地用在生活上,在工作中尋找樂趣,你的生活會更豐富多彩。

專心致誌地投入工作,能夠讓我們拋卻所有的煩惱,當工作完成時,我們又能夠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積極的心態,能開發我們的大腦,從而無論多麼乏味的工作都會變得有趣。所以,在工作中也可以尋找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