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哀思帝逝佳節寂(1 / 2)

臘八過後墨竹村下了今冬的第一場小雪,家家戶戶忙著殺豬準備歡歡喜喜過新年。“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過,宰豬羊,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村裏的孩童高興地唱著過新年的童謠,處處洋溢著濃厚的喜慶歡樂氣氛。

然而錦繡都城錦京卻是在一片水深火熱之中,自打一進入臘月,皇上就抱病在床。皇上常年征戰留下的舊傷,在位十一年日日殫精竭慮,夜夜批複奏章直到子時,操勞過度,又沒能好好調理,這幾年身子骨已是大不如前,隻是皇上一直瞞著文武百官,靠名貴補品吊著,終是治標不治本。結果這一股腦的病全在今冬爆發,病來如山倒,現在日日陷入昏睡,偶爾醒來也無法說完一句完整的話。這幾日已是油盡燈枯了。錦京內外是一片愁雲慘淡,終於在天嘉十一年臘月十七亥時,錦繡開國皇帝拓跋弘駕崩,諡號為武皇帝,史稱錦繡太祖。

子時豫親王、莊親王、肅親王、禮親王四位親王聯合發布詔曰:錦繡太祖拓跋弘於天嘉十一年臘月十七日亥時於錦清宮駕崩,諡號武皇帝。錦京文武百官於聞喪次日清晨,素服詣右順門外,具喪服入臨,臨畢,素服行奉慰禮,三日而止。文官一品至三品、武官一品至五品命婦,於聞喪之次日清晨,素服至錦清宮,具喪服入臨行禮,不許用金、珠、銀、翠首飾及施脂粉。喪服用麻布蓋頭、麻布衫、麻布長裙、麻布鞋。文武官員皆服斬衰,自成服日為始,二十七日而除,仍素服,至百日始服淺淡顏色衣服。在外文武官喪服,與在錦京官同。聞訃日於公廳成服,三日而除。命婦喪服與在錦京命婦同,亦三日而除。各地自聞訃日為始,軍民男女皆素服三日,停音樂祭祀百日,民間停嫁娶一月,禁屠宰三日。

墨竹村在臘月十九始聞訃,自聞訃後起所有村民皆換素服。本來已經喜慶的墨竹村也一下子冷凝了,那洋溢的喜氣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衝的一幹二淨。整個村莊不見往日的歡聲笑語,越發冷清了。葉家一家子全換上了素服,葉紫尋她娘連夜為她製了一件白色棉紡小襖。接下來的幾天她爹、三叔、娘親和小姑日日在家中生個炭火,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說說話或抱著她逗她玩。葉紫尋隻好裝成個嬰兒,成天傻笑,可這個靈魂終究是個成人了,實在是受不了時我就嚎啕大哭一陣,她娘便會喂她一些米粉,喂一些奶,吃飽過後她就沉沉睡去。

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瞬就到了臘月二十三。在錦繡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本來有祭灶神的習俗的。因太祖皇帝駕崩取消祭祀百日,所以沒有事情可做了,在屋裏也憋了好幾日,葉紫尋她爹便抱著她到村裏的劉幀家串門子。他們到劉幀家的時候,堂屋裏已經聚滿了孩童與少年。隻聽見一個柔和低沉的聲音緩緩說著:“在《莊子.達生》篇中有‘灶有害’的記載。司馬彪注解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在《淮南子.記論訓》說:‘炎帝作火。死而為灶。’高誘注曰:‘炎帝、神農,以火德於天下,死祭祖於灶神。’所以古時祭祖灶神,當屬紀念炎帝。而且據說灶君在家家戶戶了解人間善惡。故前人有聯曰:‘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灶君何時回宮?就是在臘月二十三日。後來民間便有傳說,話說灶君,就是火神。火神的名字叫祝融,或叫回祿。傳說中的祝融,以火施化,號赤帝,故後世火官因以為謂。一視為帝獸時火官,後人尊為火神。火神本是為人類造福的,可也有火災一說。所以錦繡的先祖們便祭灶君、祭火神,祈求在新的一年裏,家庭吉祥如意,歲歲平安。在宮庭裏用黃羊祭灶,在民間祭灶則用糖瓜、關東糖、糖餅等供品,以祭灶君;用清水草料祀灶君之馬。據《錦繡風土誌》記載:相傳灶王每到臘月二十三日,騎馬上天向玉皇大帝票報人家善惡。所以家家戶戶於二十三日更盡時,在院內立杆,懸掛天燈,由男主人跪拜,祝以隱惡揚善之詞,嚴禁婦女主祭,婦女隻能在內室掃除爐灶。祭完之後,將灶君神像揭下,與紙元寶等一並焚燒。這便是‘二十三,祭灶神’的由來。”

說話這人身著淺灰圓領袍衫,以一玉笄束發,五官看似普通,可是因著一身的書卷氣也顯得斯文俊雅,臉上已見歲月的痕跡,在墨竹能有這番氣度的估計就是葉紫尋二叔的老師,墨竹的知名學者劉幀了,他大半輩子致力於考取功名,終於在錦繡一統後的首次科舉中了舉人,可惜後來仕途一路坎坷,不惑之年便辭官回鄉,在墨竹教書育人。這是墨竹村除卻墨水河與竹子之外的第三寶。劉幀這時才看見葉文定,便快步朝他們走去笑道:“文定,今日怎麼過來了?”“劉伯,今天沒什麼事兒要做,便想抱著尋兒出來給你們瞧瞧,這孩子自病好以後是越發機靈了,這幾日日日在家,把她都給憋壞了,我尋思著帶她來拜拜劉伯。尋兒都半歲多了,因之前身子一直不好,也沒讓您見見,如今她已會認人,也該帶來拜拜您老了。”“你的情況我也知曉一二,恩,來給我抱抱,這孩子取了個什麼名兒?”“名紫尋,這名是老二和我家嶽父所取,取意尋找紫色的木槿書。我雖不明白,但是二弟和嶽父所取,定是個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