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水落石出顯真相(1 / 2)

墨玉書院建院這麼久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偷竊事件,而且這件事情還疑點重重。文院長心裏很不高興,作為墨玉書院的學生而且是已經習規半年的學生,怎麼可以做出這樣的事情呢?所以必須把這件事情查個清楚,一定要嚴懲始作俑者。雖然現在這些孩子們還小,可是若是不把真相查出來,這件事情就會讓始作俑者自此存有僥幸心理,這種心理會害這個孩子一輩子的,人做了虧心事,老天總是看著的。有些人或許會覺得有的人做了很多壞事,仍然活得那麼好,可是有的人從沒有做過壞事,一個鬼迷心竅做了一件,卻馬上就遭到懲罰,他就會覺得這個世界好不公平呀!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個問題從來都沒有答案的。

沒有人可以肯定的給出答案,可是無數的事實卻證明做了壞事總會受到懲罰的,沒有人可以逃的過,這是一條千古不變的定律。孩子犯錯不要緊,關鍵是要讓她認識到錯誤,並且及時改正。成長的過程就是痛苦的過程,隻有痛苦了,她才會真正長大。成長亦是不斷犯錯的過程,有很多錯若是她孩提時就犯過並且得到很好的糾正,那麼一輩子她都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而不斷地犯錯也會讓她的思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深入。

文院長十分重視這件事,為了盡快查出真相,便親自詢問王西倩,但王西倩似乎被驚嚇過度,神智有些不清,隻是一直重複不是她,什麼也沒有問出來。就在這時,半夏來到文院長身邊,跟她說了葉紫尋的看法,文院長似乎很吃驚,但她那緊皺的雙眉稍微有那麼一點舒展。半夏看著院長的臉色有所緩和又建議今天先讓王西倩好好休息,明天再進行詢問。於是半夏把王西倩送回了春十八間,房間裏劉雪怡已經早早安寢了。王西倩看著熟睡的劉雪怡,看著她熟睡中仍然微微皺著的眉頭,心裏很不是滋味,雖然平時不是很喜歡她,她身上有很多壞習慣,又是一副大小姐脾氣,可是她心地不壞,身世也十分可憐,那個玉佩就是她過世的娘留給她的,這麼重要的東西自己怎麼忍心拿走呢?可是玉佩到底怎麼會從自己身上落下呢?這件事情好奇怪呢!

半夏在回去的路上也在疑惑,剛剛看王西倩的樣子哪像是會拿玉佩的人呀?看她剛才的樣子應該不會是裝的吧!都還是這麼小的孩子,可是卻發生了這種事情,真是讓人頭疼呢!不過仔細一想,會拿玉佩的人一定是和劉雪怡熟識的,不然又怎麼會知道這玉佩對劉雪怡的重要,對的,就從和劉雪怡比較熟識的人開始調查吧!

果然經過調查,發現和劉雪怡走得最近的寧清嫌疑最大,因為慶祝會那天寧清在聚會開始前曾去找過劉雪怡,而那時劉雪怡出去沐浴了,她的玉佩放在首飾盒的最底層,隻有同寢的王西倩和她幾個好友知道自己沐浴時會把玉佩放在那裏,而玉佩又是從王西倩身上落下的,王西倩自然會被第一個懷疑。文院長向劉雪怡的好友依次問話,最後把目標鎖定在寧清身上,寧清最終也承認玉佩是她偷的,她趁王西倩不注意就把玉佩栽贓給她,是想挑撥王西倩和劉雪怡的關係。

這件震驚墨玉書院的事件終是以寧清的退學而畫上句號。雖說事情真相大白了,可是葉紫尋卻始終覺得這個懲罰太過嚴厲了,成長終是會犯錯的,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寧清還小也許隻是一時的鬼迷心竅,就這樣被勒令退學,葉紫尋覺得很惋惜。經過這件事情墨玉書院春園的各位女孩子心思各異,劉雪怡覺得很對不起王西倩,自己居然誤會了她,讓她受了那麼大的委屈,心裏很愧疚;王西倩卻覺得自己平時最相信的好朋友居然懷疑自己,她覺得自己遭到了背叛,以後她再也不會這麼傻地相信別人了,雖然劉雪怡現在對自己很愧疚,她原諒她,但也不會再相信她了。王西倩和劉雪怡之間始終因為這件事情留下了難以愈合的傷痕,這條難以跨越的鴻溝把這兩個曾經如膠似漆的人生生分開了。誰也沒有想到在若幹年後,有些人仍然沒有忘記這件事情。

感情向來隻有在經曆風雨時才能看得清真真假假,深深淺淺。人本來就是自私的,有陽光的地方自然也會有陰影,人性有閃光點自然也有陰暗麵,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總是藏著很多很多不願意曝光的陰暗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