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時光是那麼短暫,接下來,情況卻遠遠不是T—Mac所能設計的。
7分44秒,7分35秒,7分23秒,7分43秒,連續4場比賽,T—Mac的出場時間都被控製在7到8分鍾之間。更要命的是,無論賽程如何安排,也無論比賽中是什麼樣的態勢,主教練始終對T—Mac視而不見;而T—Mac似乎也不再為此焦慮。雙方更像是有了默契。但也許是一場冷戰吧。這樣的安排,不免引來媒體猜測。現在的問題是。
火箭真的需要T—Mac回來嗎?
還是隻把T—Mac當做一樁大交易的籌碼?
另一方麵,T—Mac的狀態也沒見明顯的好轉。客場對陣達拉斯小牛隊,主場對陣俄克拉荷馬雷霆隊,背靠背,T—Mac也都嚐試著突破到內線,但很明顯,移動速度的減慢使他力不從心。
阿裏紮則在戰勝雷霆隊的比賽中狂砍31分8籃板6助攻2搶斷1蓋帽,賽後,主隊更衣室裏延續了往日的喧鬧,隊員們換著衣服,扔著毛巾,衝著電視裏的橄欖球比賽大聲吼叫。這是T—Mac複出後的第2個主場,對他而言,這次,賽後的更衣室氣氛與“複出秀”那晚相比卻是天與地之間的海拔差距。
隻見他緩慢地套好背心,然後用護膚霜擦著臉,搓著頭,似乎在等著什麼……這時,其他隊友的身邊都圍著記者。T—Mac回頭,看一眼,麵對著更衣櫃迅速換好衣服,很快閃出更衣室了。
沒有了一撥撥記者對他的輪番采訪。
“嗨,特雷西,簽個字再走。”門口,保安大叔在桌子上鋪好了T—Mac的球衣,等著他簽名。這不奇怪,更衣室的工作人員幾乎人人都會為自己的親朋好友要些“福利”。T—Mac接過筆,趴在桌子上,認真地簽下了自己的大名,那股認真勁兒,真的很少見。簽完後,T—Mac撂下筆,轉身就走。“嘿,特雷西,謝謝你!”保安大叔喊住了他,伸出手表示感謝;T—Mac回過身,擠出一絲微笑,和保安大叔握手,道別。要是在往常,T—Mac也許會徑直離去,但是,他依然回過頭去和這個唯一關注自己的人道別。
這樣的道別,似乎是一個隱喻。
T—Mac走出了更衣室大門,保鏢替他拎包。兩個人,從冷清的球員通道直接走向停車場去了。
這樣的場景,似乎要把那個隱喻刻意地加深,加濃。
複出後的前3場比賽,T—Mac的上場時間最多的就是複出首戰,7分44秒;在短暫的上場時間裏,他最多也隻能得到2次出手機會。
“我們有一套很好的輪換陣容,並不是那麼簡簡單單地就能把一個人塞進去,變數是很大的。”作為主教練,裏克·阿德爾曼也遭受了許多質疑。
他解釋了自己在連續幾場比賽裏都隻讓麥克格雷迪上場幾分鍾的原因,“我們想把變數縮至最小。這真的會影響到每個人,但我想我們會處理好。”
即便這樣,表麵上看,總算是得到了出場機會的T—Mac,似乎仍然對阿德爾曼感恩戴德。“恢複的過程很艱難。我顯然會遵從教練的安排。我感覺我可以打更多時間,但是我理解他們希望我慢慢來。”麥克格雷迪說,“那沒問題。上賽季我過得很艱難,有時能上,有時不能上,我確實不想把我們的球隊再次放進上賽季那種情況之中。我隻是很高興我能夠重返球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上賽季受過傷,經曆了微創手術,那個過程確實曾讓我非常沮喪。我知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事情真的像師徒兩人所說的那麼簡單嗎?顯然不像。就在2009年12月15日,T—Mac複出的當天,一個美國專欄作者在twitter上寫道:“帕特·萊利今晚會緊密關注特雷西·麥克格雷迪。據知情人透露,熱隊管理層一直與麥克格雷迪保持著私下聯係。
我知道,萊利渴望尋求變化。”記得當時,裏克·阿德爾曼還沒有在更衣室門口公布他的“驚人決定”,而很多記者,也正在看這條twitter。但,那時候,每個人都不以為然;而等事情真的發生了,那條twitter卻在突然之間顯得分量如此之重。
twitter發表時間是16時45分,開頭便是:“火箭今晚將激活特雷西·麥克格雷迪。”
回頭細想,一切,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個精心布好的局。
這個局的關鍵,就是交易價值。
在那條twitter之後,才有了裏克·阿德爾曼的“突然決定”,然後,他始終是在每場比賽的無關痛癢的時間段裏讓T—Mac出場,去做那些無關勝負的表演。難怪有媒體猜測,這樣做,休斯敦火箭隊的本意是讓買家“看貨”。
這個猜測的最明顯之處,發生在主場麵對俄克拉荷馬雷霆隊的比賽中。
首節還剩7分43秒時,雙方的比分是8比8,阿德爾曼在叫了長暫停之後,機械性地讓麥克格雷迪上場替下查克·海耶斯直到首節結束。盡管他投失了壓哨球,但在首節結束時,火箭隊仍以23比22領先,之後,T—Mac再也沒有得到機會。甚至,當無人可用時,讓阿德爾曼也沒有注意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