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盡管許多橋牌著作中都曾談過平衡性叫牌的問題,然而目前大多數牌手和他們的同伴在防禦叫牌時,對於平衡的時機和掌握的尺度等方麵,仍是一個薄弱環節,並山此常常引起重大的誤解。
在我們即將討論要使用到的不同的平衡工具之前,讓我們先簡短地考慮一下,在什麼情況下,你有能夠開叫的牌而不去叫,也就是說,在什麼情況需要暫且按兵不動,采取克製性不叫。
一、克製性不叫
古希臘人攻打特洛伊城時,把精兵埋伏於大木馬內,誘使特洛伊人將此木馬放入城中,夜間伏兵跳出,用應外合,攻下此城。後人稱之為“木馬計”。
在我們橋牌防禦體係中使用的“克製性不叫”,也可以說是橋牌中的“木馬計”。但是,由於在實戰防禦中,要求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要做出決定,足否采取“克製性不叫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很少使用這種戰術。這種戰術運用的成功與否,還取決於你的搭檔能否充分理解你的意圖,也就是說他必須很明確,在什麼時候,怎樣在“克製性不叫”後,做平衡性叫牌,才能使你方不受到損失。
當你在敵方開叫的花色上持有又長又強的牌時,才是使用“克製性不叫”這一戰術的最佳時機。例如,假設你的右敵開叫,當你手中持有下麵牌時不叫,希望叫牌發展後,再參與爭叫,以便在敵方叫到高階水平上出乎意料地進行加倍。
不管你是持有述是切牌,串開叫後,在這種關鍵時刻都應當不叫,而且必須是毫不猶豫。這其中有二點原因:首先你的爭叫會提醒對方,在他開叫的花色上你又長又強,幫了他的忙。第二點玴由就涉及到了你的同俘,因為你參與了叫牌,就等於取消了他必須向你通報他手中牌情的責任,所以他很可能在長時間的猶豫後會不叫。
下列各手牌中,口開叫後,你都應當采取克製性不叫,這時,你可以跳出這種克製,對20做懲罰性加倍。
在這種叫牌過程中的對2的加倍,不要與第二章中所討論的技術性加倍相混淆。在二階水平下爭叫加倍,並不是延遲性技術加倍,因為還有2可用做低花色的轉移叫。
使用這種形式的懲罰性加倍,你的實力不應隻是集中在敵方的將牌上,你必須考慮到敵方有可能將定約轉移到其他花色上或無將上,而你的同伴則可能在那上麵加倍。因此,
就不能像上麵的牌例對20加倍。你隻有很少,甚至於根本沒有能力防禦任何20以外的其他定約,所以要避免驅使敵方逃叫到他們有可能做成的定約上,若持則很難擊敗20。考慮到同伴最初的不叫,此副牌優勢決不是在你們這邊,因此,你應當滿足於在可能的情況下,擊敗2而獲得一點很少的正分。另外,如果左敵不叫,同伴則可能有能力使用一個平衡性加倍進行爭叫。
當敵方的同伴已經用實力很強的二蓋一進行應叫,而開叫者對他最先叫出的花色再叫時,即使你持有一手很強的克製性不叫的牌,也不宜作加倍。
再次不叫、等待事態發展。你的對手對前景估價較高,因此沒有必要現在就警告他們。在1979年與瑞土某地區隊的比賽中,世界冠軍保爾,索羅威超人的忍耐力,使他最終得照北的要求,南首攻黑桃,這就注定了莊家末日。如果隻是輸掉了200分,還不算多大災難,直到與另一室內我們的隊友的結局相比,才看出索羅威忍耐力的作用。另一室的北手沒有索羅威先生那樣的耐心。其叫牌進程如下:
從表麵上看,防守2牟定約,北手好像有六張確定的贏墩,但這隻是浮淺的分析,在萊爾的打牌中,這一點得到了證實。北首明手東贏進,然後打紅心,北用吃住西的。北再打方塊上東手,下一輪東仍出方塊由西手將吃。莊家此時已贏進三墩牌,再加上二墩紅心,一墩草花,東西共贏進七墩牌。然後,將牌開始發生效力,北手在將吃掉第三副草花後,隻得打出一張將牌,讓莊家的將牌贏進(此時北手隻剩下了將牌),得到了寶貴的第八墩牌,完成了定約。
懲罰性加倍不能與我們已經討論過的下列爭叫的加倍相混淆:在爭叫中,這種加倍是一種延遲性技術加倍(我們在第二章已經討論過這種加倍),它表示你擁有紅心和草花長套,以及能夠直接作技術性加倍的實力。由於開叫者再叫出方塊,把你不好叫的一手牌,轉化成了可做技術性加倍的標準牌型。
在防禦泳係中,這種克製性不叫是一個有威力的戰略武器,但應謹慎使用。因為如果沒有良好的判斷和同伴間的理解,它會使你受到巨大損失,並會喪失掉同伴間的堅強信心。
二、平衡性叫牌
在這種狀況下,即使你是一手弱牌,如果不叫,往往也是錯誤的。隻有當你在敵方叫出的花色上有較長和較強的套時,才可以終止叫牌。另一方麵,從叫牌中,你還應該推斷出,你的同伴之所以不叫,可能是由於在敵方叫出的花色上,他擁有很長很強的實力(而你沒有)。因此,如果你坐在第四家,當敵方在一階水平上開叫,而你的同伴和敵方的應叫者都不叫後,即使你的實力很弱,也應該做出各種努力,使叫牌繼續進行下去。
早已有機會去爭叫而不叫時,你僅擁有6點牌,卻要進行節叫呢?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你的同伴很可能擁打?在牌桌上最好的牌,正象是確信他已經進行了加倍或是蓋叫一樣。你可以自問一個問題:一副牌中的40點大牌都在什麼地方?你已經有了6點,敵方的同伴大概不會多於5點,所以,即便再給開叫者加上5、6點,高限開叫,你的同作手裏應持有接近開叫的實力,或許更高。
這一家開叫後,二家都不叫的位置上,一般適幹平衡性叫,因家牌手的開叫,是假設宂同伴持有10點左右的實力,而敵方的同樣不具備這種實力。這種平衡性叫牌,也是在提醒同作應重新考慮一下他手中的牌。
為了有效地進行平衡性令叫,必須在我們最初已經討論過的有關各種競爭工具的含義及用途上,做一必要的調整。如:加倍的含義、蓋叫的含義、叫無將的含義,扣叫以及跳蓋叫的含義等等,當它們用於平衡狀況時,必須全部做修改。
在進行平衡性叫牌時,你首要的責任就是向同伴通報你行動的意圖:你是在按他的暗示(即考慮到他是一手克製性不叫的牌)進行叫牌呢,還是確實象你自己描述的那樣具有一定的實力?如果你的叫牌是第一種情況,即包括了同伴的牌力,此時一般應作蓋叫,因為這種叫牌一般表示弱牌型。何是,如果你具備直接加倍或直接蓋叫的實力,那麼此時你就可以作出平衡性抆術加倍,而不必顧忌你的牌型分配。
三、平衡性加倍
進行平衡性加倍爭叫,一般基於兩個目的:
(1)如果同作持一手克製性不叫牌時,他就可以通過不叫,把你的技術性加倍變為懲罰性加倍。
(2)當你的叫牌不必包括同伴的實力時,叫加倍在習慣上能描逆一手好牌。
當你的大牌實力能夠支持同伴的帶有懲罰性的不叫時,處於平衡位置上的最好爭叫,就是“加倍”。將牌集中在莊家的下家,而你方的大牌點力很平均,這對開叫者是很不利的事情。但是,當你持有一手弱牌時,即使在所有未叫的花色上有支持張,也最好不叫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