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鐵甲艦決戰(1 / 2)

當一萬五千噸的龐大艦體劈開海麵,掀起道道浪花加速前進,聯軍水兵們才驚訝的發現對方鐵甲艦上非但沒有明輪,居然還能達到18節的速度。

不等三國將軍們發出感歎,鎮遠號已經開始了第一次齊射。四門320毫米主炮噴射出道道火焰,將穿甲爆破彈射向了十五公裏外的聯合艦隊。

足夠龐大的艦體,讓鎮遠級鐵甲艦得以采用第一代電子管火控計算機,從桅杆頂部的十米光學測距儀和兩座主炮塔的八米光學測距儀獲取距離和雙方航速航向數據,通過電話係統傳遞到甲板下方的中心作戰室內,由槍炮官將數據輸入火控計算機,再輔以艦上氣象觀測站送來的風力風速,艦體橫搖角度,洋流速度等數據,計算出更加準確的射擊諸元。

射擊諸元通過電話係統再傳回炮塔,幫助他們以統一的數據展開齊射,不但讓炮彈落點更加集中,也讓準確率得到極大提升。當第一戰隊中的致遠號、來遠號、靖遠號等各艘鐵甲艦跟隨旗艦鎮遠號紛紛開始炮擊,立刻讓聯合艦隊感受到了什麼是現代海戰。

密集的炮彈不斷落下,距離戰艦越來越近,看著衝天而起的水柱,英法荷官兵們的內心早已是一片冰寒。在兩輪齊射之後,射擊諸元終於校準完成了,當鎮遠號的第三輪齊射再次發出,終於有了第一個命中目標。

處於聯合艦隊第三戰隊左翼的公爵號鐵甲艦,成了第一個殉葬者。一枚320毫米口徑的重型穿甲彈直接砸在了艦體中部的側舷裝甲上。當看著炮彈射向本艦的時候,這位弗萊科爾艦長並不如何擔心,畢竟作為協約國集團新一代鐵甲艦,英弗萊息白級側舷裝甲厚達240毫米,足以抵擋自身主炮的近距離射擊,在他看來這樣的裝甲是無法被擊穿的。

然而弗萊克爾艦長太天真了,他不知道新漢海軍的穿甲彈已經發展到第三代,用上了風帽被帽式穿甲彈。

風帽被帽式穿甲彈擁有三層結構,最外層的炮彈頭被叫做風帽,用來改善炮彈飛行中的空氣動力外形。它隻是一層薄薄的鋼殼,在撞擊艦體時會瞬間破損,露出下方平頭中間凸起的被帽穿甲頭。

外形平鈍的被帽采用硬質合金打造,其特殊的形狀可以修正射入角,減少跳彈幾率,同時利用合金的硬度擊碎對方裝甲。當被帽擊破裝甲之後,才是真正的彈體。擁有同樣硬質合金尖端的彈體將沿著被帽破開的裝甲進入艦體內,同時引動撞針,激發延時引信。當炮彈穿入對方艦體之後,才利用炮彈內的TNT裝藥爆炸,殺傷對方艦內人員和設施。

依靠這樣的複雜模式,炮彈的穿甲能力提升至少一倍以上,跳彈幾率下降九成,可謂新漢帝國軍事科技的最高體現。當這樣一枚320毫米口徑的重型炮彈擊中公爵號的時候,看似厚重的裝甲如薄紙般被撕裂,沉重的炮彈撞入船體,又擊破了兩層甲板才引發爆炸。

因為是在密閉空間中,TNT炸藥的威力倍增,造成了極為慘重的損失。公爵號後側兩個明輪的傳動軸被瞬間摧毀,讓這艘戰艦一下子駛去了近半動力。公爵號速度大降,很快退出了編隊,水兵們不得不停船修補大洞,放棄了繼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