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英國飛艇隊因為本土被占據,也落在了法軍手中,路易十四手邊能用的飛艇多達七十七艘。這些飛艇雖然都是軟式飛艇,載重量與新漢帝國的硬式飛艇相去甚遠,但也有一定的攻擊能力。
受到新漢帝國轟炸伊斯坦布爾事件的啟發,路易十四想到了利用飛艇突破葡萄牙人的比利牛斯山脈防線。他當即下令,將所有飛艇偷偷運送到法葡邊境待命。
半個月後,趁著沃邦元帥的大軍進攻阿尼峰要塞,這支龐大的英法聯合飛艇隊裝滿炸彈升空,越過比利牛斯山脈,沿河向哈卡飛去。
小城哈卡就在比利牛斯山脈腳下,擁有十分便利的陸上與河流運輸線,是葡萄牙防線西路的重要後勤中心,光是那裏存積的糧食武器就足夠防線西段的葡萄牙軍隊用上一年。
如果這裏的物資被毀,半數葡萄牙軍隊都有彈盡糧絕的危險,到時候沃邦元帥的大軍將輕鬆突破比利牛斯山脈防線,麵對一馬平川的伊比利亞平原,葡萄牙將再無阻擋法軍入侵的可能。
法國最高統帥部的想法沒有問題,但他們忽略了新漢軍的存在。表麵上新漢軍除了將日本仆從軍送到歐洲戰場以外,並未派出一兵一卒,但實際上新漢帝國皇家空軍早已經秘密抵達了戰場。
除了被部署在西亞集中使用的飛艇隊之外,帝國空軍秘不示人的戰鬥機部隊早就隱蔽在各處防線附近,專門防備協約國飛艇隊的進攻。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空軍,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破天荒的軍種。這支軍隊的數量不多,隻有三個空軍師的編製,還要分散布置在同盟國綿長防線的各個要點,能擺在哈卡城附近的更少,隻有空三師七團第21飛行大隊而已。
這個飛行大隊擁有三個中隊,另有大隊部的兩架戰鬥機,共計十四架。他們所裝備的殲1型戰鬥機是全世界第一種重於空氣的空中武器,其材質為竹木帆布結構,以鋼絲為加強筋,機身長5.7米,翼展7.6米,高度2.5米。梯形機翼采用一翼半布局,下翼弦長較短,以增加滾轉速度,縮小轉彎半徑。
動力方麵這款戰鬥機采用一台六缸直列式水冷汽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80**,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167公裏,最大飛行距離300公裏。
武器方麵則是一挺連陸軍也尚未裝備的9毫米口徑九四式水冷機槍,這種機槍不同於之前陸軍裝備的八五式轉輪機槍,它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理論射速每分鍾600發,備彈1500發,采用帆布彈鏈供彈。這種機槍的結構簡單重量輕,槍管上更是有水冷套筒,保證了連續射擊的精度,威力相當強。
為了讓安裝在機頭整流罩上的機槍能夠安全使用,子彈不會打斷旋轉中的螺旋槳葉,機械研究所曆經數年試驗,專門研製了射擊同步協調斷續器。這個裝置是在螺旋槳軸上安裝一個凸輪,用連杆與機槍扳機相連接。螺旋槳轉動時帶動凸軸轉動,在按動扳機的情況下,凸軸每經過連杆都會扯動扳機,讓機槍發射子彈以避開螺旋槳葉。有了這個裝置,每分鍾600發的機槍子彈得以穿過每分鍾1200轉的雙葉螺旋槳,準確擊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