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村!
趙大囂看到這個很有河南特色的村莊,心想自己這些老鄉沒啥學問,起名字真是簡單粗暴。
“趙翼,這名字太土了吧,不能換個好聽的名稱嗎?”
趙翼看到趙大囂指著那塊村口的水泥碑,趕緊跑過來說道:“老爺,這是老太爺起的,其實咱們村裏姓趙的並不多!”
原來是自己老爹起的,趙大囂也不好再說什麼,隻能跟著趙翼進入村裏。
趙家村的規劃讓趙大囂很熟悉,這不就是自己老家村莊的模樣嗎?前後三條主街,街兩邊都是那種北方樣式的瓦房,甚至外牆都刷了石灰,如果豎上電線杆子,活脫脫的一個新農村!
看到這些房子趙大囂心中都在滴血,這村裏共有二百多棟瓦房,都是磚混結構,這都是錢啊!
“趙翼,你的家在哪裏,過去看看!”
趙翼趕緊帶著趙大囂來到自己家,距離沒多遠,就在村口第一家。
與江南民居不同,這種北方樣式的房子都是平頂,房子分為左右兩間,中間是客廳兼會客室,左邊一棟單獨的小房子是廚房。院子中一條紅磚鋪設的小路,路邊是菜田,種的一些當季蔬菜。
趙大囂沒有進屋,四處看了看,當看到院子中的苞米倉後問道:“怎麼樣,去年的收成不錯吧!”
“老爺,去年我分到了二百斤番麥,還有五百斤番薯,我家中三人夠吃上半年了!”
一個壯勞力一個月需要一百斤糧食,去年因為玉米種植麵積不高,所以總產量不高,還需要趙大囂在市場上賣糧食供給,不過今年就好了,兩千畝土地上的玉米就能收一千多噸糧食,在加上土豆,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
趙大囂知道趙翼的老婆死在了半路,他隻帶了兒子趙構跑到了南京,怎麼現在成了三個人?
“老趙,你家裏不就你和兒子嗎,怎麼出來三個人?”
趙翼靦腆的笑道:“老爺,小人這不有錢了嗎,所以年初的時候托鎮上的媒婆說了門親!”
趙翼說完對屋裏喊道:“屋裏的,快出來,老爺來了!”
屋中出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女子,長的五大三粗,還是個天足,不過倒挺識禮數,看到趙大囂趕緊跪下磕頭:“民婦拜見老爺和夫人!”
趙翼害怕趙大囂不高興,趕緊解釋道:“老爺您看這日子越來越好了,趙構他在城裏學習,小人就一個人在家,需要個女人縫縫補補。。”
趙大囂當然不反對手下找老婆,這些人是他的基本盤,生孩子越多他的基本盤越穩。
“你小子啊,當了工頭每月多少工錢,夠不夠用啊!”
“夠了,老太爺給我們幾個工頭定的每月七兩銀子,糧食咱地裏自己產的,肯定夠用的!”
南京作為南直隸第一大城市,消費水平還是很高的,城裏每月一家的花費在十兩銀子左右,祿口在城外,消費水平應該能少些。
聽趙翼說完,趙大囂點頭道:“不錯,咱們村裏都有幾個找了新婆娘?”
“嗯,除了從河南帶來的婆娘,大半都找了!”
看來明年就能迎接嬰兒潮了,隻是明代的醫療條件糟糕,看來自己還需要在采購一批醫療設備才行。
從趙翼家出來,趙大囂又走了幾家,錢錦婷好奇這家夥的威望怎麼這麼高,不管是誰,看到趙大囂必定跪地磕頭。
錢錦婷一輩子沒挨過餓,不知道趙大囂給這些流民一口飯吃的恩典有多大。不要說隻是給趙大囂磕幾個頭,就是趙大囂現在豎起反旗造反,趙翼他們也絕對不二話,直接抄刀就跟著幹了。
這些流民已經分了房子分了土地,並且都找到了老婆,現在他們已經趙大囂成了利益共同體,趙大囂倒黴了他們的土地房子都灰飛煙滅,換誰都要跟你拚命!
經過一年的發展,趙家村已經形成一個典型村落,趙大囂甚至發現村中的廣場還有幾個過來賣貨的貨郎,販賣些針頭線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