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趙大囂在網上看到了德萊賽擊針槍,這是第一款旋轉後拉槍機式步槍,使用的子彈是紙殼定裝彈藥,在加上尾部裝彈,讓這種新式槍械的射擊速度大增。1860年普奧戰爭時期,普魯士就是依靠這種新式步槍,打的德意誌老大哥奧地利滿地找牙的。

除了這些,最吸引趙大囂的是這種槍做工比燧發槍還簡單,最為複雜的槍機也隻有六個部件,就是那個彈簧有些麻煩,明代可生產不出來合格的彈簧鋼,但是這東西可以完全從後世運進來,就算十萬隻彈簧也需要不了多少噸位。

想到就開始幹,趙大囂找到山東的鋼鐵廠訂購了一批直徑十毫米的無縫鋼管,原本還想訂購帶膛線的螺紋鋼管,但廠家說這東西都要在官府報備,所以也就作罷了。

幾噸鋼管運到明代,趙大囂先用機床將二十米的無縫鋼管截成一米長的槍管,然後將網上買來的槍機圖紙輸入計算機,很快一個德萊賽擊針槍的槍機加工成型。

按照圖紙將所有零件組裝起來,一杆長150厘米,槍管長100厘米,口徑為十毫米的德萊賽擊針槍算是大功告成了。

至於彈藥也早就準備好了,發射藥用的是後世鞭炮廠使用的火藥,為了這東西趙大囂還在後世投資建成一座鞭炮廠。

最為重要的子彈也是數控機床加工出來的,不過等趙大囂試驗成功後,這東西沒有任何製造難度,完全可以用翻砂法大量製造。

子彈底部的底火,也就是雷汞也是從後世運來的,這東西說白了就是射釘槍的底火,不過趙大囂沒要銅製底火,而是讓廠家將雷汞印在了牛皮紙上,便於粘在子彈底部。

趙大囂用牛皮紙包好子彈與七錢火藥,然後將子彈塞入槍膛,對著不遠處的靶子就放了一槍。

槍響後一陣煙霧彌漫,趙大囂看到十米外的木靶子被打出來一個孔洞,十毫米鉛彈在後世鞭炮廠加料的火藥推動下,獲得了極大的動能,不僅將木板打穿,還將倉庫的磚牆打了一個大窟窿。

看到試驗初步成功,趙大囂十分高興,趕緊用數控機床又生產了十杆火槍,然後統統運到祿口農莊,讓自己父親交給護廠隊使用,同時研究可行的步兵操典。

半個月不到,祿口反饋回來的信息很不錯,趙有德對這種基本具備後世步槍特點的新式步槍好評如潮,讓趙大囂趕緊生產一百杆,用來裝備護廠隊,自然這個彈藥也要跟上。

趙大囂沒辦法隻好讓後世的鞭炮廠運來一噸的火藥,用來給護廠隊消耗,不過這東西太危險,不可能大量從後世運來,趙大囂隻能在明代就地取材自己生產。

其實火藥很好搞,中國人在唐代就搞出了火藥,宋代已經可以大規模生產,就算在明代,每年南京兵器局都要生產幾百噸火藥,用於北方戰事消耗。

後世那種新式火藥威力大,但本質上與明代火藥區別不大,隻是因為純度高,配方合理而已。

趙大囂找了幾個鞭炮師父,很快就在祿口農莊建起來一個火藥鋪子,用來生產後世鞭炮廠常用的那種銀色火藥。

這種火藥使用的不是硝石,而是純度極高的硝酸鉀,然後加入硫磺木炭就成了,如果加入各種金屬,就成了五顏六色的煙火。

趙大囂將城內的事情交代一下,讓複興商行的掌櫃周海福準備糧食,然後自己帶著趙德等幾個護衛,就去了祿口農莊。

這時候祿口農莊已經成了一個大鎮子,裏麵甚至有了一個大型市場,畢竟農莊的工人都有錢的很,周圍很多貨郎商人都跑來做生意。

護廠隊每天都要訓練,動靜很大,營地就不能放在祿口了,趙大囂在距離南京城二十裏外選了一塊地方,這裏周圍十裏都沒有村莊,十分隱蔽。

趙大囂來到門口,就聽到裏麵傳來整齊的口號聲,等走進去看到自己老爹正帶著八十多人練習隊列。

這八十多人就是趙大囂目前所有的武裝力量,裏麵有五十人的護廠隊,還有三十六人的趙家班底。

老爺子趙有德看到兒子來了,讓一個年輕人代替自己喊口令,過來問道:“小子,你今天怎麼有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