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番外一幅畫(4)(1 / 1)

然後,鄭晴川開始纏人了,問:“蘇牧,你還記得我小時候的樣子嗎?”

蘇牧答道:“常樂比較像你小時候的樣子。”

鄭晴川又問:“你覺得這幅畫和我像不像?”

蘇牧笑出聲來,道:“姨父有先見之明,一般人都認不出來這是你。主要是你很少有這樣安靜的時候。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麵的樣子更是一次也沒有過!”

鄭晴川把手放在他的腰上,不甘心,就撓他的癢癢。

蘇牧穩穩地用略帶薄繭的大手捉住了她的手,阻止她的使壞,順便環住了她的腰!

鄭晴川問:“那個陷阱是什麼?”

蘇牧簡單地道:“洪曄去京城後,原本想做烏閣老的門生,寫信來詢問我的意思。我告訴他,避開烏閣老,選擇白閣老。如今,烏閣老被抄家,查出家中有一個極其奢華的金屋!連累了一大群門生,好比一棵大樹倒下來,砸死了背靠大樹的一群猢猻。”

鄭晴川感歎道:“好險!”

一個月之後,鄭家大老爺的回信到了蘇牧的手裏,一起被送來的還有那幅畫的原作。

把原作和贗品放在一起仔細對比一個時辰之後,鄭晴川心服口服了。時隔多年,她終於拿到了她想要的畫,連忙像寶貝一樣找個最好的木匣子收藏起來。

蘇牧說:“我幫你保管。”

鄭晴川抬起眼眸,笑望著他,心情有點自戀!

他幫她收藏,是不是要經常拿出來看?

——

《小劇場!》

多年之後,蘇牧名滿天下!這不是因為他爬到了官場的金字塔上層,而是因為他最喜歡一邊做官,一邊編書。

他編的書沒有《論語》那樣博大精深,而是屬於雅俗共賞的類型,大部分是故事書,比如:兵法故事、案例故事、民俗故事、典故合集……

最特別的是:他換了十多個地方做官,給每個地方都編寫了風土民情方麵的書。

鄭晴川有一次問他:“蘇牧,我寫一個戲劇故事,作者寫你的名字,可不可以?”

蘇牧笑問:“為什麼?”

鄭晴川抱住他的胳膊,笑道:“很多人買啊!”

結果,她根本沒空做那種弄虛作假的事了,因為蘇牧決定辭官了,帶她出去遊山玩水,優哉遊哉!

《小劇場2!》

蘇悅和蘇欣都到了官場上曆練。

別人都知道他們是蘇牧的兒子!別人都喜歡稱呼蘇牧為蘇狀元!對蘇狀元十分尊敬!

同僚們一起喝酒之後,就有人笑問:“我猜想,你們兄弟的名字一定是你們母親給取的吧?”

蘇悅早就習慣了這種問題,磊落地笑道:“兄台這次猜錯了!”

同僚們驚訝得像呆頭鵝,不敢置信地問:“難道真是蘇狀元取的名字?”

這太不可思議了!學識淵博的蘇狀元怎麼會取這樣讓人一聽就嘲笑的名字?

蘇欣笑道:“母親說,當我父親給我們取名的時候,她在旁邊觀察我們的表情,如果我們哭一哭,她就肯定反對我的父親,幫我們改個名字!可是,她看見我們笑得太開心了,於是她就沒管了!當時,我們才剛滿月!”

這話一落音,同僚們頓時覺得自己像在夢遊!後來,他們很想笑,但是使勁憋著,終於憋不住了,噗呲、噗呲的聲音不絕於耳。

從小到大,蘇悅和蘇欣都因為名字的問題而被別人議論和譏笑。而且,就因為這個,他們始終在別人麵前樹立不起嚴肅的形象,總是被別人認為他們很有親和力!真不知道蘇牧是不是特意用這兩個名字來鍛煉兒子們的心態?

不過,效果倒是真的可以,因為蘇悅和蘇欣早已經對名字的事安之若素,心懷寬廣,不拘泥小節。甚至,對他們而言,“蘇悅”和“蘇欣”的大名隻是符號而已,小名“不欺”和“常樂”才是他們的真名,因為家人和好友都用“不欺”和“常樂”來稱呼他們。

他們甚至把小名變成了自己的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