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讀,一躍龍門上青天。一年一度的科舉考試如期舉行,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四麵八方的學子們紛至遝來,進京趕考。京城太廟的貢院中,學子們正按位就座,在參加科舉考試。
曆朝曆代,對於科舉考試非常嚴格,考官以身作則,嚴加審查,一旦發現有徇私舞弊著,決不姑息。自隋朝開創科舉以來,每朝都有人才輩出。按照科舉考試等級,排名最高的是狀元郎,第二就是探花,第三就是榜眼,第四名是進士,最後就是舉人。名銜有限,應考科舉凡中狀元者,例入一甲,被稱之為“天子門生”。
武山縣處於江南一隅,是一個並不起眼的小縣。幾十年前,這裏曾經出了一名狀元,直到現在,再也沒有出現過第二狀元了。天下狀元出自江南,基本上每一朝每一代都會有人才產生。並不是每個人想考科舉就能考得上的,他要經過十年的漫長歲月,飽讀詩書,再經過鄉試、會試、殿試,最終才有結果。
作為七仙鎮的書生:鍾生,也是所有考生中的一員。鑽研詩書,勤學苦讀,耗費十餘年由鄉試進入殿試,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為得就是考個好功名,也不枉自己的一番辛勤努力。爹臨終遺言,就是為了他能夠功成名就。
“揭榜了,揭榜了!···。”
陣陣敲鑼打鼓聲響起,一名手持皇榜的傳令官鞭策著一匹黑馬,快馬加鞭的向武山縣城中大街疾奔而去。當他策馬揚鞭疾奔而來,驚嚇了行走中的路人,城中百姓紛紛退讓,為他讓出了一條道。
傳令官送來的這道皇榜,上麵記載著今年科舉考試最終的考生人員,凡是有錄入名額的人員,就說明他已金榜題名。包括今科狀元之在內,其他榜上有名的考生皆在皇榜上,隻不過是狀元要另行通知。
當皇榜張貼而出,參加過科舉考試的學子們一擁而來,來到了縣城廣場上。他們遠道而來,就是為了一睹實情,看自己有沒有中榜?這對任何學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同時也包括鍾生在內。
一到皇榜前,學子們就爭先恐後的看著皇榜,因為自己來得太晚,再加上今日前來看皇榜的人太多,所以鍾生就被擠在了外麵。他踮起雙腳,眺望著前方,卻被眾人的頭擋住,一時間無法看清楚皇榜上的字。
“誒!有我的名字,張洞玄!”一名學子指著皇榜上的名字,頓時一臉欣喜,眉開眼笑。說出這話,他卻忍不住大笑起來。“我終於中榜了,我終於中榜了!···。”叫罷,他轉身離去,就擠出了人群,匆步離去了。
在這一刻,有人歡喜有人憂。有幸中榜的人興高采烈,非常開心。沒能中榜的人唉聲歎息,連連搖頭,隻能垂頭喪氣的敗興而歸了。對於鍾生而言,他不希望自己中狀元,隻要能夠榜上有名就好了。這是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知道老天會不會眷顧他?